概要: 幾乎每一個以“設計”為專業的從業者或者學生,在與一般大眾打交道的時候,都遇到過需要花費力氣來向對方解釋“什么設計”“設計什么的”之類問題的經歷。一談到“設計”,對方很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機械設計、工程設計、實驗設計,而大多不會是造型藝術類的設計;一提到“設計師”,對方想到的是建筑院或者裝修隊的某個工種,至多是意大利米蘭的服裝設計師,而不會是“美工”。
幾乎每一個以“設計”為專業的從業者或者學生,在與一般大眾打交道的時候,都遇到過需要花費力氣來向對方解釋“什么設計”“設計什么的”之類問題的經歷。一談到“設計”,對方很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機械設計、工程設計、實驗設計,而大多不會是造型藝術類的設計;一提到“設計師”,對方想到的是建筑院或者裝修隊的某個工種,至多是意大利米蘭的服裝設計師,而不會是“美工”。
這些年來,社會大眾可能身處在中國設計的變化和進步當中,但是與這種變化和進步相比,大眾對于設計的認知在根本上和上世紀90年代并沒有質的區別。因此,身處其中的我們常常能夠感觸到的一種現實就是:中國設計師在國際上獲的獎項雖然越來越多,但是仍然感到很“寂寞”。可以看出,一個接受設計、承認設計的專業性、難度和價值的社會環境遲遲沒有在中國建立起來。
反觀一些設計建設比較好的國家或者地區,無不在這方面經過了常年的積累和建設。在我國臺灣地區,就個體設計師的能力和國際知名度而言,可能比不上大陸地區的某些國際級設計師,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臺灣建立起了一個良好的對于“設計”和“創意”的社會認知環境。
過去我們或許認為,“設計”是一門專業,是一個“術語”,它不要求大眾在日常交談中使用和理解,專業的設計工作者只需要通過好的作品去影響大眾審美或者爭取個人在國際設計大展中的獎項,或是像很多設計概論、藝術概論類教材所說的那樣“對公眾進行美育”就好了。但最近我意識到,作為一門自身利益與公眾利益聯系如此緊密的服務性行業和實用學科,“設計”如果不能夠進入到公眾的語言系統,不能夠取得公眾的認知進而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同的話,將會成為制約中國設計進一步發展的最大瓶頸。
事實上,國人并非天然地缺乏對于“好的設計”的渴慕。人們對于“宜家”的趨之若鶩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人們不是因為“宜家”的產品質量,而是對其設計的青睞,使得“宜家”成為世界品牌。在我的周圍,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似乎只有位于北京四元橋的“宜家家居”的客流量有增無減。
那么,中國設計的問題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我認為只能歸因于設計界的內部,需要多從我們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我們的設計教育,這么多年來在藝術基礎教育、教學方法、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也經歷了教育部門各項指標的“評估”,學生花在畢業創作上的錢也一年比一年多(盡管畢業后工作的起薪一年比一年少)。但是,我們的設計教育者們長期以來只注重“設計教育”的一個方面,即對于一個好的設計人員的培養;而現代設計教育的另外一方面的重要任務,即對甲方和公眾進行普及型的審美設計教育和對一個接受設計的良好的外部社會環境的培養,卻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由于國內的設計教育由美術教育脫胎而來,設計專業多設置在藝術學院,因而從藝術創作角度對學生的培養的確可謂強項,但在通過一種有效的傳播方式和盈利模式來溝通這種“精英”式的藝術教育模式和社會需求之間的鏈接這一點上普遍欠缺,更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膽識來對全體公民和社會開展啟蒙和普及性的“設計素養”教育。我們的設計教育機構很少這樣去做,甚至由于經濟利益的權衡,很少有人愿意動這方面的腦筋。
無論如何,整個設計行業的服務模式,永遠處在甲方和設計者之間的博弈運動之中,一個完整的、沒有缺陷的設計教育體系,不應該僅僅偏重于這個博弈結構中的一個主體(設計師),而必須包括另一個,甚至是更為重要的主體——對于甲方(決策者)和全社會公眾進行現代設計的審美教育。在社會上建立起一個對于“設計”的認知和接受氛圍,讓更多的人知道“設計”這個行業的存在,這樣才會讓“設計”變成越來越多的人自覺或不自覺普遍使用的日常語言,進而了解“設計師”的專業價值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上一篇: 抓好大型社區市政公建配套建設
下一篇: 公交逃生窗評議半數市民認可外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