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自3月15日起,北京市將全面推行新版《北京市家具買賣合同》。
自3月15日起,北京市將全面推行新版《北京市家具買賣合同》。那么新舊版本的合同有哪些區別,簽訂合同時我們又該對哪些條款特別關注?應本報之邀,北京市工商局的相關人士,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出場專家:北京市工商局合同監督管理處 李穎林
>>焦點一 仔細驗收有憑據
除了驗收義務外,文本新增了驗收記錄的有關內容,專門提供了“驗收合格”、“貨款兩清”、“拒收及原因”和“問題及解決方案”等四種情況。
疑問:驗收就驗收,搞得這么麻煩干什么?
解讀:現有糾紛70%以上源自驗收環節。受北京交通運輸條件限制,很多大件家具只能在晚上送貨,在驗收環節如果只要求消費者不要求賣方,賣方送貨員就極可能以要趕著給下家送貨為由不給消費者驗收時間,而且晚上光線條件不好,消費者倉促間也很容易疏漏家具上的缺陷。若消費者后期再發現問題,賣方會找理由推諉,糾紛很難解決。也有消費者在家具送到后,會揪住瑕疵要求價格上再便宜一點,也讓家具企業很頭疼。
文本提醒賣方在交貨時督促消費者對商標、數量及款式等外觀特征及有關《家具使用說明書》進行驗收。家具的問題不僅要現場發現,更要現場達成解決方案,如售后部門將在幾日內上門處理相關事情之類。這樣,文本也具備了交貨驗收憑證的功能。
建議:賣方和買方都詳細填寫驗收說明,可免去后期糾紛。
>>焦點二 環保超標 應當退賠
文本中將檢測機構限定為“經國家認可的家具檢測機構”。“對于經檢測家具確實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消費者可要求無條件退貨,還有權要求家具企業賠償相應的檢測費、交通運輸費、誤工費等損失。”
疑問:文本中將家具污染的檢測機構限定為“經國家認可的家具檢測機構”是出于什么考慮?
解讀:一些消費者提出家具存在污染依據的是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但除了家具外,建材、通風條件等都會影響到室內空氣質量。而且,即使是單件家具有害物質限量合格,多件家具放在同一間屋內,也可能會因疊加效應影響空氣質量。因此,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科學和客觀,文本中將檢測機構限定為“經國家認可的家具檢測機構”。
>>焦點三 細分材質 避免摻假
在新版的合同文本中,“材質”一欄一分為三,分別明確為“主材/面料”、“輔材/五金”和“邊材狀況”。
疑問:為什么要對家具材質進行這么詳細的區分?
解讀:通常所說的實木家具,既可能全部用實木打制,也可能僅僅是在主體框架和面板上使用實木而其他地方使用價格便宜的非實木材料。此外,消費者一般對抽屜滑道等家具的五金輔件不大注意,但實際上不同品牌五金輔件的價格可能相差十倍以上,而一些家具企業在紅木家具中摻入廉價的邊材,消費者一般并不知情。新條款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避免上當受騙。
建議:您在簽訂合同時,最好要求商家寫清主材、面料、輔材和五金的詳細情況。(邊材只出現在紅木家具中)
>>焦點四 不再簡單“同樣品”
在“質量標準”一條中,文本中明確規定:“每件家具應當隨附符合GB 5296.6-2004(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家具使用說明書》,并達到其中明示的執行標準。”
疑問:《家具使用說明書》有必要嗎?
解讀:過去在約定家具質量時,銷售人員為圖省事往往寫成“同樣品”,缺乏對質量標準的明確描述,極易引發糾紛,而且發生糾紛時樣品多數已早被賣掉了,沒法核對比較。而根據國家標準規定,說明書中必須要明示家具執行的標準編號。家具隨身攜帶說明書后,將來若有糾紛,就可依據明示的標準對家具質量進行檢驗衡量。
此外,家具的使用其實大有學問。使用和保養不加注意,很容易對家具或者家具的使用者造成損失或傷害。尤其現代家具在制作時要用到各種新材料、新工藝,普通消費者往往并不了解,一份詳細的說明書能夠讓他們自如地用好家具。
建議:對于家具的基本情況要逐項填寫,勿寫“同樣品”,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疑問:合同中要求不低于樣品同等質量怎么理解?
解讀:家具企業在生產家具時,樣品質量可能符合標準,也有可能高于執行標準。在同等條件下,消費者肯定選擇質量好的樣品。您在驗收時就可從家具的外觀、材質等方面與樣品做個簡單的辨別,若低于樣品同等質量是不符合要求的。
>>焦點五 標明產地 李鬼顯形
消費者對家具產地有具體要求的,需要在“家具基本情況”中,填寫“產地”一欄。
疑問:如果家具屬于部分進口,該怎么標明產地?
解讀:同一品牌的家具,產地不同,它的制作工藝和用材會有一定的區別,標明產地后能更明確地顯示產品特性。如果您買的是完全進口的產品,需要在合同上寫上原產國。如果材料進口,但在國內進行再加工,則其產地為“中國”,只是在材質一欄中標明其材質是進口的板材。如果產品在國外成型,只是為了運輸方便在國內組裝,則需要特別說明是在“國內組裝”。如果使用五金件等材料,還需要在“材質”一欄中說明五金件的材質——進口或者國產,哪個品牌等。在簽合同時寫得越細致,對您的權益保障越有利。
上一篇: 怎么裝修客廳才能旺家運
下一篇: 芭比,能否再火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