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關頭回首與展望
1978到2008年,站在這30年的關頭回望家具業,你會發現這個行業發展是如此迅猛,以至于企業家甚至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走過的路——他們要忙于不斷擴大規模,搶占市場份額。
在這種躁動甚至有些狂熱的成長中,家具業造就了自己的繁榮,一組數字顯示了這個行業的成就:近20年家具行業年均增速是29.3%,出口平均增速是34.9%,遠高于20年來中國GDP增長9.8%的總體水平。
中國家協理事長日前表示,2008年中國家具業總產值可能超過6000億,出口266億美元,生產總量占世界的25%,出口占22.6%,繼續保持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的地位。
“由此企業家可以考慮,家具行業的這個速度能否繼續保持下去?”賈清文同時提出了這個問題。
是否能保持這種增速,要看過去支撐中國家具業高速發展的各種因素是否存在,中國家具業發展的模式是否可以維持。
出口導向型政策與家具業的繁榮
自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采取的是出口導向型政策,以旺盛的國際市場需求代替薄弱的國內需求,人民幣低估,降低各生產要素價格,發揮中國在國際產業鏈中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受益于西方國家經濟繁榮產生的龐大消費需求,經濟的全球化,中國逐漸成為了世界工廠。
家具制造業是發揮中國比較優勢的典型,是一種理想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它的木材以進口為主,大量出口家具制成品,在國內產生的附加值主要來自勞動力,能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這些年中國的勞動力近乎無限供應,據統計,此前多年珠三角普通工人的工資水平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資源價格是被低估的,環境因素又幾乎被忽略。
正是憑借這種低成本優勢,中國家具貿易一日千里,創造了快速發展的奇跡。但是,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這種增長模式的弊端在于重外需而輕內需,重出口與投資驅動,而輕消費驅動,重經濟發展而輕民生,是一種高速度、低效率,容易成功,也很容易產生種種問題的增長。
粗放型增長方式有待轉變
在家具業發展到相當規模后,眾多的出口企業過度依賴于低要素價格和低匯價,(由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上漲及人民幣升值對出口造成的巨大沖擊,就可見一斑),缺乏從事技術創新、品牌塑造和產品升級的壓力和動力,成為典型的接單工業。
此外,中國家具出口主要以低檔產品為主,利潤微薄,企業只能靠數量擴張創收,非常容易引起與主要進口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以及進口國同行及工人對中國家具的敵意。中國家具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和歐洲,其中美國更是占到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成為美國大量貿易赤字的貢獻者。
近年來,中國家具出口先后遭遇美國的反傾銷措施、土耳其的貿易保障措施和歐盟的反傾銷起訴。此外,歐洲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中國木材產品提出森林認證(FSC)要求,導致出口門檻進一步提高。家具環保要求越來越高,隨著這些國家經濟的衰退,貿易保護主義的情緒愈加濃重。
家具產業只是眾多中國制造行業的一個縮影。事實表明,**從2006年起,便開始逐步減少貿易保護和對匯率形成機制的干預,推動市場化,改變依靠出口和投資驅動的粗放的增長方式。
當時人民幣逐步升值,先后出臺了加工貿易類出口限制,臺賬轉實,出口退稅上調等多項政策推動產業的升級、轉型或者轉移。
但是,中國制造的升級注定命運多舛,這種政策在2008年減速。金融危機的影響顯然出乎了大多數人的預料,保持經濟增長,穩定出口,成為了當務之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升級與轉型的進程則有可能暫時擱置。
但這次經濟危機使得中國經濟模式的轉變,變得更加緊迫。很明顯的是,在全球經濟危機沖擊之下,中國經濟惡化之快出人意料,暴露出了這種模式的僵化和不可持續性。
升級轉型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僅就中國家具行業來說,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遑論國內的資源,恐怕以全球的資源都難以再支撐它以此前的高速進行規模的擴張,現在是到了改變粗放型增長方式的時候了。
升級,轉型,并非是淘汰家具產業,而是去提高家具產品附加值,進行產業資源整合,提高企業效率。從中國的國情看,家具這種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相對于資本密集型產業,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對于吸納缺乏專業技能的勞動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應當加以保護和引導。
對于缺乏升級能力的企業,則要施行轉移政策,逐步向中國內陸地區引導。我國中西部省份的土地和勞動力等各項成本依然低廉,當地**再給予一些優惠政策,企業在那里的生產成本之低足以抗衡印尼、越南等新興市場國家。
11 月,國家出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其中第三項舉措就是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干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如果上述舉措能夠盡快得到實施,在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的港口之間修建好完善的鐵路,實現鐵路轉運與航運的高效對接,無疑將為沿海企業的轉移提供了更好的基礎。若能如此,相信沿海企業更傾向于選擇轉移到中國內陸地區,而越南等國。
家具業即將步入成熟期
從產業生命周期看,中國家具業歷經30年的發展,已經歷了初創階段、成長階段的中前期,正處于成長階段的后期,并準備向成熟期邁進。這一時期的特點就是產業會出現震蕩和激烈的競爭,企業所面臨的競爭風險也非常大,破產率與合并率相當高。在激烈的競爭下,企業的數量會呈現大幅度的下降,隨后便開始穩定。市場需求基本飽和,產品的銷售增長率減慢。雖然行業仍在增長,但增速不可能維持此前的高速。
長期來看,家具業將逐步實現增長方式的轉型,產業即將步入成熟期,因此家具業的增速不會再保持以往20%以上的高速,企業應該將高增長的預期降下來,進入一個中等增長速度的周期,整個家具業才能更穩健的發展。由于世界經濟,中國經濟都開始進入周期性調整,未來一到兩年,家具業的發展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響和波及,這一時期的增速甚至可能要更低。
明年市場不容樂觀
時值歲末,孩子們或許正在欣喜的盼望著新年的到來。但是,中國家具業乃至中國經濟在2009年將要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進行一場懸而未決的較量。
從宏觀經濟看,2009年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很大。風險源于兩個方面,第一個因素是外部需求嚴重下滑:金融危機并未見底,隨著它的蔓延以及對實體經濟沖擊的進一步顯現,2009年美歐日等主要發達國家將出現經濟負增長、停滯或接近停滯的現象,這些發達國家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其消費需求的大幅下滑,必將導致中國出口的萎縮。
當前世界經濟不是短期調整,而是周期性深度調整,通常金融危機之后,緊接而來的就是實體經濟的萎靡。經濟學家預測,國際市場需求下滑的幅度將遠超2008年,“中國出口面臨的沖擊將由此前的成本沖擊向需求沖擊轉變,這將導致中國出口增速的下降幅度大于進口增速的下降幅度,貿易順差將首次出現負增長?!?BR>
中國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出口對于經濟增長至關重要,中國最近的一次出口負增長是在2001年6月。
第二個因素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2008年以來房地產銷售量價齊跌的速度日益加快,購房者對房價進一步下滑的預期,開發商出現的高庫存現象,未來三年 9000億元保障房的陸續推出,股市陷入低谷(被股市套住的散戶雖然只是少數,但他們無疑是消費能力最強的群體之一),消費者對整體經濟環境的擔憂,這些因素都將加劇房地產業的不景氣。受其影響,鋼材、水泥、家居建材等上下游關聯產業,增速也必然放緩。
近幾年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約在30%左右,房地產占10%的GDP,中國的經濟增長一半以上來自于出口和房地產這兩個推動力。這兩大發動機的減速,必然將深刻影響明年的總體經濟。
目前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已是刺激內需,維持經濟穩定,確保明年經濟增長在8%以上。但即便如此,就家具業來說,在主要出口市場萎縮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如果房地產市場不能盡快的走出蕭條,來拉動內銷,明年的形勢無疑是非常嚴峻的。
如何渡過冬天
從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家具業主要遭遇的是成本增加的壓力:各種原輔材料價格的飛漲,勞動力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的猛增,人民幣升值以及出口退稅的下調等等,削弱了家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降低了企業的利潤空間,當時出口市場的需求萎靡的壓力還不是特別明顯。
從下半年開始,隨著金融危機對歐美各國實體沖擊的逐步顯現,家具出口遭遇到了需求的沖擊,許多企業已經接不到訂單,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出現了頻繁的倒閉、轉產等現象。同時,由于裝修相對于購房的滯后性,國內樓市不景氣對家具需求的影響也開始在下半年顯現,同時隨著中國企業的生產減速,各種原輔材料價格開始下滑,家具業受到的沖擊則是以需求萎靡為主。
國家正在極力采取各種措施穩定中小企業。出口退稅上調到了13%,同時還暫緩調整企業最低工資標準,以降低企業成本。目前,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強烈,認為隨著出口的萎縮,人民幣有可能進入貶值通道以刺激出口。
宏觀經濟環境不是企業所能左右的,就像人不能左右天氣的冷暖一樣。作為企業只能是一邊觀察大環境走勢,一邊依靠自己強健的體魄度過冬天。
在整個宏觀經濟、整個行業趨緊的大環境中,家具企業應形成深刻的危機意識,但更需以足夠的信心,采取積極的舉措以應對困局。
第一,企業要管好資金的使用,降低負債率,減少投資,增加現金流,控制好資金鏈。這一點對中小企業尤其重要。盡管中央出臺了有利于政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但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小企業特別是制造業、房地產行業的企業,在獲取及償還貸款上還是要遇到困難。如果冬天足夠寒冷,那么企業能維持資金鏈不斷裂,保證企業不破產,能挺住就行了,發展則是活下來的后話。
第二,加強產業鏈的整合,提升企業效率。經濟學家郎咸平建議由**主導,幫助企業進行“6+1”產業鏈的高效整合。他指出“6+1”制造產業鏈包括產品制造、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其中產品制造為“1”,其余環節為“6”。他舉例說,中國服裝企業走完“6+1”整個產業鏈一般需要180天,但西班牙服裝零售商ZARA僅需12天,其產值成本相差90%。華為、富士康就是做“6+1”高效整合比較成功的模本,通過這種整合可以極大的提升企業效率,節約成本。
第三,很多家具企業都沒有自己掌控的國外營銷網絡,不得不與境外銷售公司合作,喪失了定價權,成本也居高不下。當前受經濟危機影響,許多美國企業都跌入低谷,有實力的企業應當抓住機會,抄底美國市場,收購一些資產優良的家具公司,掌控其品牌和營銷渠道,這對于海外市場的拓展非常有益。
第四,優化營銷網絡,穩定渠道伙伴,讓利給經銷商,共同度過難關。同時,要減少渠道層級,縮短銷售渠道,這樣才會提升利潤空間。
第五,企業家一定要去除浮躁,沉下心來,腳踏實地,積極調整心態,以實干精神引領企業走出困境。在業務拓展上,一定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爭取做到最優,切忌盲目發展。
企業必須實現升級和轉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發展的問題。這并不非淘汰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是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產品升級、技術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
根據產業微笑曲線理論,在一條產業價值鏈中,其上端的設計、研發,與下端的品牌營銷,供應鏈管理,售后服務,附加值高、盈利性最強;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當前,在國際分工中大多數中國家具企業都是處在整個價值鏈中制造這一環節,利潤很低,產品也是供過于求,因此企業應朝微笑曲線的兩端盡量延伸。即加強研發,加強以客戶為導向的營銷與服務。
踏上新征途,迎接機遇與挑戰
困難是暫時的,世界家具產業中心向中國轉移的趨勢不會變,中國未來作為世界家具制造中心的地位不會變。未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中國家具業的發展,雖然不會像以前那樣迅猛,但仍將維持較快增長。企業應滿懷信心,利用這兩年時間完善自己,準備迎接新一輪繁榮的到來。
原因在于:
第一,中國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家具產業水平差距很大,中國家具可以繼續進行產品升級、技術升級、品牌的塑造,具有強大的后發潛力。
第二,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將為家具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是32.53%城市化比例平均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中國有60%以上的人口在農村,城市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將帶來極快的消費增長。作為“衣食住行”這些日常消費品之一的家具,無疑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
第三,雖然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低成本優勢開始消失,但勞動力成本只是投資者考慮的因素之一。中國家具業歷經30年發展,具備了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條,這必將吸引國內外資本的注入。此外,中國穩定政治,快速發展的經濟,相對于其他低成本國家,無疑也具有更為強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