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疫情,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威脅,本文從中醫食養角度談談如何增強人體抵抗力。

original content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遵從民以食為天的理念,將飲食與健康緊密結合。食養之法起源于中醫對食物的認識,經過漫長的生活實踐與積累,從先秦到明清,歷代醫家、養生家撰寫了許多著作,其中不乏有關食物的描述。食養的概念最早由《黃帝內經》提出,主張 “藥補不如食補,以食代藥” 的理念。

1.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黃帝內經》云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 即精、氣、血、津液及人體對外環境適應的能力,“邪”即“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如風、寒、暑、濕、燥、火、疫氣、痰飲、瘀血等。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即氣血充盈、組織結構完整無損、功能活動正常, 則邪氣自然無隙可乘。邪氣即使侵入機體, 由于正氣未衰、抗邪有力, 能驅除邪氣或抑制邪氣, 從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平衡穩定, 即 “陰平陽秘”。中醫學認為,“陰平陽秘” 是人體陰陽平衡、身體健康之最佳狀態。反之,“正不存內”則邪氣乘虛而入, 正邪相爭, 由于 “正不存內” 而不能勝邪, 邪勝正負, 從而陰陽失調, 引起疾病。人體內各種器官與組織的整體機能低下,表現為精神萎靡、身倦乏力、心悸氣短、食欲不振或腰疼腿軟、肢冷畏寒等。中醫的 “正氣” 與現代醫學的 “免疫” 兩者異曲同工,都起著抵御病邪、防病保健的作用。

2. 中醫重視 “治未病”

滋養正氣,未病防治。中醫非常重視 “治未病”,而治未病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加強飲食的滋養作用。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 食治篇》中指出了食養在祛邪與扶正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其所言:“食能祛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提出了“食療為先” 的觀點。元代御醫忽思慧將調養飲食定為養生首務,指出:“古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故重食輕藥。”他在《飲膳正要》中認為,五味調節五臟使氣血平和,精神健旺則心有所定,邪氣不可傷人,寒暑不得襲人,人乃安和。提倡用飲膳調養人體以保養氣血五臟陰陽平和,正氣充足,以抵御疾病的發生。

3. 推薦使用食藥同源物質

許多中藥具有扶正,提高機體免疫的作用。食藥同源在我國具有上千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載藥有 365 種,分上、中、下三品,“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不傷人”,120 種上品現在依然作為食藥同源物質使用的有 19 種,包括菊花、薏苡仁、山藥、決明子、肉桂、枸杞子、茯苓、酸棗仁、橘皮、槐米、槐花、柏子仁、大棗、芡實、蜂蜜、阿膠、蓮子、黑芝麻、甘草 [1,2]。

細胞實驗研究顯示食藥同源物質甘草、山藥、決明子、魚腥草、香椿葉對 SARS - 冠狀病毒具有干預作用,提示其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可能具有干預作用 [3]。

食藥同源物質所含多糖、苷類、生物堿類等成分具有免疫活性,現代實驗研究提示靈芝、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梅、甘草、玉竹、白芷、白果、白扁豆、龍眼肉(桂圓)、決明子、百合、肉豆蔻、余甘子、佛手、阿膠、大棗、羅漢果、金銀花、魚腥草、枸杞子、茯苓、桑葚、桔梗、益智仁、黃精、蒲公英、酸棗仁、鮮蘆根、薏苡仁、藿香等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醫強調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正常的睡眠對機體免疫力非常關鍵。現代研究表明,食藥同源物質酸棗仁、甘草、百合、烏梅、佛手、阿膠、益智仁、蓮子、龍眼肉(桂圓)、牡蠣、大棗、茯苓、桃仁、桔梗、黃精、紫蘇、葛根、藿香、薤白等在改善失眠方面應用較多。

4.“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的平衡膳食模式

《黃帝內經》指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谷肉果菜,食養盡之”。這種 “谷養、果助、畜益、菜充” 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現在依然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強調食物多樣化、平衡膳食。

“五谷為養”,在于養后天之本,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我國傳統膳食是以 “五谷” 為中心,現代谷物種類繁多,食入五谷應該綜合食物的寒熱性質、季節的寒暑變化、體質的溫涼,常見的溫熱性谷物有大麥、高粱、黑豆等,寒性谷物有小麥、豌豆、綠豆等。谷類食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五果為助”,現代泛指鮮果、干果和堅果類食物。水果其味多甘、多酸,酸甘以化陰生津,生津止渴。

如清代吳鞠通在其《溫病條辨》中有一名方 “五汁飲”,由梨、鮮藕、鮮蘆根、鮮麥冬、荸薺五種組成。洗凈鮮蘆根,梨去皮、核,荸薺去皮,鮮藕去節,鮮麥冬切碎或剪碎,待用。以潔凈的紗布或榨汁機絞擠取汁,冷飲或溫飲,每日數次。“五畜為益”,即現代之肉蛋奶類等,肉蛋奶類以“補益” 為主,是對于五谷為養的補充,對身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現代營養學認為,肉蛋奶類食物是人體日常蛋白質、脂肪的重要來源。“五菜為充”,即現代之蔬菜,蔬菜為日常生活的輔食。

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推薦了預防新冠肺炎食療方 :

扶正銀花粥

(1)組成與劑量

黃芪 5g、薏苡仁 10g、草果 2g、佛手 5g、金銀花 6g、粳米 100g

(2)制作及用法

將黃芪、金銀花用適量水浸泡 30 分鐘,砂鍋或不銹鋼鍋煎煮,大火煮開,文火煎煮 25 分鐘,加入佛手、草果再煎煮 10 分鐘,去渣取汁。藥汁中加入粳米、薏苡仁,浸泡 30 分鐘,大火煮開,文火煮 30 分鐘(久煲更佳),煮作粥食;或可依據個人口味,可加入少許砂糖或冰糖,或臨熟之時加入少許食鹽,攪和勻。溫食。

(3)適宜人群

素體虛弱,容易感冒者,以容易倦怠乏力,運動后加重為主要指征。

(4)注意事項:舌苔黃厚膩者慎用;孕婦禁用。

 杏銀菊花茶

(1)組成與劑量

金銀花 9g、菊花 6g、杏仁 6g、薏苡仁 12g、陳皮 6g(此為成年人 1 日用量)。

(2)制作及用法

薏苡仁用水浸泡一夜,加入其余 4 味,加水,大火煮開,文火煎煮 10 分鐘后,將藥汁與藥渣灌入大小合適的暖水瓶或保溫杯中,隨取,溫飲代茶。亦可分 2 份,用開水沖泡 2-3 次。可以連續飲用 3-6 天。

(3)適宜人群

素體濕熱者,以舌苔黃厚膩,或大便粘膩不爽為主要指征。

(4)注意事項:平素怕冷,或少苔,或大便中有明顯不消化物者禁用;孕婦禁用。

5. 春季養生

一年四季有寒熱溫涼之別,食材性能亦有清涼、甘淡、辛熱、溫補之異,故食養宜順應四時而調整,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符合四時氣候變化的自然規律。元代宮廷御醫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有言:“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治其寒。”

春季,天氣由寒而暖,陽氣升發,萬物復蘇,如《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肝與春季相應,故春季宜多食平肝、滋養肝陰之品,為防肝氣過往,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

春季飲食推薦:

(1)宜食辛甘溫之品以養陽。春季萬物生發,機體的代謝開始增強,辛甘之品可發散為陽以助春陽,溫食利于護陽,故宜食用辛甘溫的食物,忌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之物。推薦食藥兩用物質:郁李仁、益智仁、紫蘇等;普通食物:芥菜、蔥、荽、棗、花生等。

(2)宜食甘味之品以養脾胃。《千金要方》曰:春日宜 “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推薦食藥兩用物質:白扁豆、百合、紅棗、赤小豆、蜂蜜、枸杞子、決明子、菊花、龍眼肉、薏苡仁、山藥等;普通食物:蕎麥、空心菜、栗子、榧子、胡桃核、栗子、核桃、南瓜、牛肉、葵等。

(3)宜食味淡之品以滋陰。春季飲食易清淡,推薦食藥兩用物質:百合、蓮子、山藥、枸杞子等;普通食物:香椿、春筍、豆芽、蒜苗、菠菜、萵筍、胡蘿卜、菜花、圓白菜、柿子椒等。

我們將持續更新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幫助大家認識新型冠狀病毒點擊此處學習更多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知識,了解更多精美裝修設計案例,請關注上海裝潢網裝修學堂欄目,每天為您更新海量裝修相關的實用小知識,讓您秒變裝修達人。

上海裝潢網旗下5000多家裝飾裝修公司均通過裝飾協會審查備案,網絡監督質保金單位、網絡監督會員單位均可在線資質查詢。當業主與網絡監督質保金企業裝修過程中,發生糾紛、在行業范疇之外的任何違規行為,上海裝潢網均可優先賠付。同時在上海裝潢網預約下單可享受:優質裝修設計方案行業官方報價參考行業協會監理推薦、正規裝飾裝修公司索引等服務。另有行業協會官方裝修合同供您下載,裝修、投訴一站式服務,讓您裝修的全過程更省心、更放心、更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