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琺華器
發布時間:2008-07-24
作者:ccy
瀏覽:71
概要:
“法華”又稱“琺華”,它是在琉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品種,明代中期以后在晉南一帶盛行。琺華器的胎與琉璃器的完全一樣,釉的配方也大體相同,但是助熔劑有差異:琉璃以鉛而法華以牙硝作助熔劑。景德鎮在嘉靖前后也仿制法花器,它和山西的不同點是景德鎮用瓷胎,面由酉用的是陶胎,因而燒成溫度就不一樣。
“法華”又稱“琺華”,它是在琉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品種,明代中期以后在晉南一帶盛行。琺華器的胎與琉璃器的完全一樣,釉的配方也大體相同,但是助熔劑有差異:琉璃以鉛而法華以牙硝作助熔劑。景德鎮在嘉靖前后也仿制法花器,它和山西的不同點是景德鎮用瓷胎,面由酉用的是陶胎,因而燒成溫度就不一樣。琺華器的裝飾特點是用凸起的坯準線作為形象的結構和輪廓線,然后在線內填色形成特殊的藝術風格。
琺華器是比較特殊的一個裝飾品種,它既不是彩繪瓷,也不屬單色釉范疇,只能單獨敘述。元代山西已開始燒琺華,是陶胎,屬陶器類。景德鎮從明代成化時開始仿山西琺華,是瓷胎。
琺華器的主要裝飾方法是“堆筋立粉”,其工藝過程是在坯胎上用白色瓷泥堆擠出紋飾,高溫燒出后,在地子上施黃、綠、紫、藍等低溫釉,再燒一次。成品效果是白色凸起紋飾和彩地相互輝映。主要器型有罐、葫蘆瓶等。紋飾多花鳥山石、瓔珞、人物、仰覆蓮瓣、如意垂云等。琺華瓷在成化時已有,正德、嘉靖時多見,主要以器型、紋飾區別年代,裝飾風格與同時期的青花、彩繪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