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擁有“中國家具第三城”美譽的成都,經過近30年的發展,如今正由“成都造”努力走上“成都創”的發展道路。據資料顯示,成都有3000多家家具生產企業,僅2008年產值就達300億,解決了約50萬人的就業問題。四川地區便利的材料資源、物流交通、人力資源已然使得成都成為中國第三大家具生產板塊,而這一切都和改革開放以來四川家具人兢兢業業地耕耘分不開關系。
擁有“中國家具第三城”美譽的成都,經過近30年的發展,如今正由“成都造”努力走上“成都創”的發展道路。據資料顯示,成都有3000多家家具生產企業,僅2008年產值就達300億,解決了約50萬人的就業問題。四川地區便利的材料資源、物流交通、人力資源已然使得成都成為中國第三大家具生產板塊,而這一切都和改革開放以來四川家具人兢兢業業地耕耘分不開關系。
從工坊到現代化工廠的演變
回首當初,如今在全國赫赫有名的大企業無不都是從小作坊起家。1985年木匠出身的王學茂承包了八一家具廠(現八益家具廠),在幾間茅草作坊里開始了創業;1986年張友全在崇州羊馬辦起了金羊家具廠,也就是全國最大板式家具生產廠之一的全友家私的前身;1988年,新都許多“龍”字號家具企業興盛,其中霸龍家具廠在當中并不突出,當2000年王端興將帥印轉交兒子王自松之后,定名“好風景”;1989年,彭州的尹顯建在老家創辦雙虎家具廠他們,就是現在赫赫有名的八益家具廠、全友家私、好風景家私、掌上明珠,在他們成名之處,經歷的都是手工坊的階段。而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家具廠,都是這樣走了過來。而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速、社會經濟迅猛發展,這幫愛打拼的人四處創天下,一步一步鳥槍換炮。
從仿造到“成都造”的轉身
家具行業無非就是將木材用無限的創意制造成可供使用的成品,從改革開放之處堅定這條道路行走的人們都是那時的弄潮兒,摸爬滾打幾十載,大浪淘沙始見金,他們崛起為成都家具界的巨頭。如今他們的企業大至數千人,年產值從數億到數十億不等。
回憶當初成都家具市場狀況時,先驅家私常務副總蘇先化說:“當時的市場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內地家具仿沿海,沿海家具仿國外,而模仿的家具給人感覺往往就是檔次不夠、質量不高。”這種說法普遍存在,也是當時成都家具的真實寫照,正是這種反差強烈地刺激了當時的成都家具企業。在這個階段,許多企業開始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內地家具當時的現狀。找原因,找差距,開始頻繁地趕赴歐洲國家參加家具展。先進的設計理念被汲取,管理經驗被吸收。
也正是在此時,成都家具展在沙灣舉辦,給“成都造”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展示與交流平臺,參與本土展會的重要性也被眾多企業認可。
家具群星點綴市場
2000年,全友家私率先持重金在央視進行廣告投放,當時的成都家具并沒有什么知名品牌,但這一舉動不僅讓全友很快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字,更推動了四川家具品牌的樹立。隨后,好風景、掌上明珠等先后開始了品牌之路。發展至今,“成都造”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意識與日劇增。汪涵簽約雙鳳、張國立牽手九天、陳寶國繼續合作好迪、費翔合作掌上明珠……這一系列明星的名字也賺足了大家的眼球。在明星的光環下,“成都造”家具的美譽度也同時上升。在明星的點綴下,“成都造”家具走向在世界范圍內的貿易也越做越大。
另一方面,“成都造”家具的外貿生意也是與日俱增,年出口量從2006年的2000萬美元到2008年1.6億美元,實現了突破性跨越。至今,成都是中國家具第三城,產銷量僅名列廣東和浙江之后。“成都造”家具在國內的產銷量長期穩居首位,而在成都本地的銷量僅占全國份額的2%。成都家具業近十年來持續保持著20%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每天進出成都的貨車中60%以上是運送家具和與家具相關的產品配件。
上一篇: 小戶型家具選擇九大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