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鈞瓷作為中國五大名瓷之一,至今仍是藏界競相追逐的對象。歷經千年演變,鈞瓷鬼斧神工的燒制技藝在今人的傳承中更加爐火純青,并隨著收藏熱而身價倍增。此外,鈞瓷還因為其不可琢磨的窯變和“鈞窯無雙、窯變無對”的不可復制性和惟一性,使每一個鈞瓷擁有者都體驗了享有“曠世孤品”的快樂。
鈞瓷作為中國五大名瓷之一,至今仍是藏界競相追逐的對象。歷經千年演變,鈞瓷鬼斧神工的燒制技藝在今人的傳承中更加爐火純青,并隨著收藏熱而身價倍增。此外,鈞瓷還因為其不可琢磨的窯變和“鈞窯無雙、窯變無對”的不可復制性和惟一性,使每一個鈞瓷擁有者都體驗了享有“曠世孤品”的快樂。因此,鈞瓷除了在藏界叫得響,在藝術品消費市場也有大批“粉絲”,眾多人為其精美絕倫的色彩和如夢如幻的意境癡狂。“鈞瓷一旦愛上了,就不能罷手,其個中滋味,只有玩的人知道。”2月6日,鈞瓷收藏家、京城百工坊鈞寶齋總經理季永剛對記者說,鈞瓷自古就有“黃金(215,1.49,0.70%)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由于傳世鈞瓷太少,當代精品鈞瓷正成為購藏對象。鈞瓷講究的是自然窯變,非人工描繪,也不利用任何科技手段和工具,就是靠入窯燒制而成。“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這樣的瓷器才值得把玩和收藏,而且也講究名窯名匠名品。
自然窯變玩的就是心跳
季永剛說,鈞瓷作為中國瓷器家族的一員,有著瓷器的共性,但又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其不可預測的窯變,使得鈞瓷成為極具觀賞價值的藝術品。
鈞瓷是我國五大名瓷之一,產于河南禹州市,至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鈞瓷的燒制始于唐而盛于宋。北宋的時候宮廷在禹州城內的東北隅,大禹之子夏啟舉行開國大典的地方,即鈞臺附近建立官窯,鈞瓷由此而得名。
鈞瓷是以釉制勝,更以“千鈞萬變,意境無窮”的神奇窯變藝術而流芳千古,被稱為“火藝之冠”、“火的藝術”。
季永剛強調,傳統鈞窯制作工藝不采用繪畫、雕刻等表現手法,只靠嚴格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學成分,通過燒制過程中溫度、冷卻等因素,使瓷器表面的釉料涂層顏色和花紋千變萬化,產生“窯變無雙”的效果。
鈞釉最為人稱道的顏色是:朱砂紅、雞血紅、茄皮紫、葡萄紫、天青、月白、孔雀綠、寶石藍、禮花彩等。有時多種顏色集于一身,“紅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紅”。于是在民間流傳“紅為最,紫為貴,天青月白勝翡翠”的說法。
“鈞瓷也有開片,只不過有時候顏色濃艷看不出來。”季永剛說,鈞瓷變幻莫測的釉色,往往會出現不可預測的紋理,如珍珠點、魚籽紋、蟹爪痕、兔絲縷、蛛絲張網和蚯蚓走泥等流動的窯變紋路,視如碎裂,而手感光滑。更為奇妙的是這種不可預測的釉色,造就了鈞瓷千古耐看的意境。
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
“鈞瓷的名貴,另一大原因,是其成品率太低。”季永剛說,鈞瓷的燒制是“十窯九不成”。自古鈞瓷燒制就有“72道工序”之說,可見其生產工藝的復雜。現代主要分為加工、造型、制模、成形、素燒、上釉、燒釉、檢選等八大工序。在燒制過程中,有70%的產品會報廢掉,而其中的上品則更為罕見。因此,鈞瓷自宋代就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尊貴聲譽。
鈞瓷傳世古品很少,唐玄宗曾“立令”“鈞不隨葬”;宋徽宗伊始將鈞瓷列為御用珍品,誥封鈞瓷為“神鈞寶瓷”,每年欽定生產36件,只準皇家所有,禁止民間收藏。因此,現在墓葬出土的鈞瓷文物也極為稀少。
季永剛認為,現代鈞瓷同樣有收藏價值,今天的藝術品,就是明天的文物。現代鈞瓷制品無論從觀賞價值還是制作工藝都不遜于古代,而且色彩方面更為時尚和潮流。如“鈞丁鈞窯”的創建人、高級工藝美術師、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丁建中,研究出500多種鈞釉配方,使鈞釉風貌大為改觀,被尊稱為“鈞釉丁”。他的創作理念是“寧拙勿巧、寧簡勿繁、寧厚勿薄、寧慢勿快”。其手拉坯作品釉色豐富多彩,深受藏家喜愛。丁建中的師傅、已故大師晉佩章的作品現在很熱,一個看似普通的瓶子上萬元,而且價位還在攀升。
“只要是精品,就值得收藏。”季永剛表示,尤其是當代這些名家名品,升值的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