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中國家具,2000年家具總產值1300億人民幣,出口35。
中國家具,2000年家具總產值1300億人民幣,出口35.65億美元,一直到2007年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長,外銷增長速度在20%-30%,這個誘人的大市場導致商界爭先恐后擠進家具這個行業,中國家具制造企業2000年2萬家,2003年6萬家,2007年8萬家,京派家具,川派家具、浙派家具、粵派家具各居一方,各領**,四川成都,浙江安吉、寧波,廣東深圳、佛山、東莞這些家具主要生產基地,家具企業每年成倍增長,家具賣場營業面積也隨著市場發展而擴大,北京從以前的“居然之家”獨角戲到現在多家家具城的合唱;深圳從三國鼎立到七國爭雄;以前走進家具城,產品單一,廠商單一,現在走進家具城,產品琳瑯滿目,前幾年房地產一路飚升,家具也隨著一路高歌,買房子的、買家具的一家比一家牛。房地產冷靜下來了,家具需求總量的緩慢增長與生產的成杯增長形成強烈反差,讓做家具的,賣家具的人感到尷尬不堪,原材料上漲,1萬元產品,以前需要8000元材料費,現在需要8500元,500元利潤被壓縮;人工費用上升,1萬元產品,按1人一天完成,以前是40元,現在是60元,1萬元利潤少20元,管理費用上升導致利潤縮水100元;如果是外銷企業,出口退稅下降200元,加上其他費用,這樣計算從以前10%的利潤縮水到1%-3%,一不小心就虧本。
精細化管理取代粗放式管理
家具企業是傳統制造業,對技術要求不高,歷史淵源,至今民間的“木匠”對經濟落后的地區仍發揮著家具制造的作用,手工制作的家具作坊式制造依然散落在民間,許多家具企業源自這樣作坊式家具制造業,逐步擴大規模,增添機械設備,因此,在管理上非常粗放,這種粗放式管理要么沒有制度,要么制度停留在紙面上,制度朝令夕改,缺乏對具體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研究,針對性、操作性和執行力不強,企業組織架構和職能定位不能合理清晰,管理層次較多,管理效率低下,滿足于差不多就行,出了問題互相推委、扯皮。
家具企業進入微利時期,尤其是做代工、OEM的企業,并不是接不到單,而是有單不敢接,因為成本太高,美元動蕩、人民幣升值、收款周期長點,就無利可圖、甚至賠本,控制每個環節的成本都彌足珍貴。原材料要充分利用、庫存要降低到極點、人工效益發揮,采購成本、銷售成本都渴求降低,每個工序成本控制都是利潤增長點的機會。
家具企業精細化管理最早實施是臺灣家具企業,而這些臺灣家具企業在精細化管理通常首選方法是導入專業的ERP系統,象臺升、康橋、比利通過導入數夫F18家具ERP,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使企業達到“零缺陷”、“準時化生產”、“零庫存”的管理水平。通過實施ERP,解決行業管理問題:供應鏈協同難、計劃控制弱、應變速度慢、準時交付代價高、成本控制和核算復雜、質量追溯缺乏手段等精細問題。自2000年以后,許多港資、民營家具企業也開始學習臺灣精細化管理,如中山四海、深圳偉安等著名家具企業等。
家具企業的競爭就是細節的競爭,細微之處彰顯功夫,細節的寶貴價值在于創造性,獨一無二,無重復。細節影響品質,細節體現品位,細節顯示差異,細節決定成敗。人們追求越來越高,家具市場講究精細管理,細節往往能反映企業的專業水準,突出企業內在的素質,提高企業產品品質。
產品生命周期縮短
現代消費者不但要求產品的樣式選擇多樣化,隨著房地產的發展和現代生活質量的快速提升,時尚把歐美風格帶進了中國市場,歐洲的古典,實木、板式和玻璃、藤式、金屬家具豐富多彩。豐富的家具產品極大刺激消費者選擇欲望,時尚的變遷帶動了消費者的心態變化,人們開始更注重家具的流行,家具的消費周期正悄悄的縮短,產品同質化造成競爭激烈,一把椅子打天下、一張桌子打天下的時代已經滑進了歷史的長河,產品更換越來越快,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給家具企業帶來不少挑戰,不但流通末端需要盡量減少庫存產品,生產現場也要實現多品種的少量生產。加上新生的E時代群體特別喜新厭舊,這種特性一方面也會使家具產品生命的周期愈來愈短。家具的文化含量逐步增加,中國人的消費觀正在發生變化。同時其需求的變化速度之快更是令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