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由于行業發展較快,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又相對滯后,有關部門的管理力度不夠等諸多原因,眾多裝飾公司在經營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不規范行為,甚至有給消費者“下套”的。這些“裝修陷阱”的出現,不僅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給京城的家庭裝修市場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由于行業發展較快,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又相對滯后,有關部門的管理力度不夠等諸多原因,眾多裝飾公司在經營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不規范行為,甚至有給消費者“下套”的。這些“裝修陷阱”的出現,不僅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給京城的家庭裝修市場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設計陷阱
所謂“設計陷阱”,就是裝飾公司的設計師在進行家庭裝修設計中,故意讓消費者多花錢,有時甚至是花冤枉錢。
例如,有些設計師在設計中故意增加裝修項目,不需要做柜的地方加個柜子,沒必要吊頂的地方非要吊頂。這樣一來,裝修報價就要高很多,設計師的提成也就水漲船高了。
另外,有些裝飾公司或者設計師和一些建材商有協議:只要設計師在設計中使用了他們的材料,最后由建材商給裝飾公司或設計師返款。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就有意使用這些有回扣的材料。即使有其他價格比較便宜、裝飾效果更好的裝飾材料,設計師在設計中也不會采用。例如,在一份裝修設計中,設計師要使用價格昂貴的進口石材,其實同種花色的國產石材只有進口貨的三分之一。但設計師反復強調,只有進口石材才能“達到效果”。結果消費者僅在這一項中,就多花了近千元。
除此之外,設計師在測量時和設計時,有意多報、謊報,加大工程量,也是裝修設計中的陷阱之一。例如在計算涂刷墻面乳膠漆時,沒有將門窗面積扣除,或者將墻面長寬增加,都會導致裝修預算的增加。
價格陷阱
在目前的京城家庭裝飾領域,有些裝飾公司故意將報價壓低,然后在施工過程中要求消費者追加工程款,這種故意欺騙消費者的做法,被形象地稱之為“釣魚”。有些消費者在選擇裝飾公司時,只關注裝修報價,卻忽視了核查整體設計和裝修項目,結果在家裝工程開工后,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如果兩個裝飾公司之間的報價相差超過30%以上,后者就有向消費者“下餌”的嫌疑。這種情況在競爭激烈的家裝市場中,出現的比例最大。裝飾公司以過低的價格接下了家裝工程,接著就要給消費者出設計和報價,這時就是裝飾公司開始“釣魚”的第一步。
首先,裝飾公司在做預算時,有意將一些項目略去。例如衛生間防水、墻壁基底處理等項目就常常在裝飾公司“省略”之列。這樣出來的裝修報價,必然要比其他裝飾公司要低。有時裝飾公司還將所有項目的報價全部下壓,給消費者一個錯覺:這家裝飾公司物美價廉,比別的裝飾公司要便宜。
另外,打折的手法也是裝飾公司常用的“釣餌”之一。目前裝飾公司的毛利率從20%到30%不等。如果打折的幅度超過這個限度,裝飾公司肯定就在玩貓膩,不是報價故意做高,就是要釣消費者。
無論裝飾公司怎樣偽裝“釣餌”,總離不開“便宜”兩個字。但裝飾公司過低的價格背后,往往隱藏著一些別的東西。一旦消費者因貪圖便宜而上當,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
消費者簽訂了家裝施工合同,裝飾公司派施工隊進場施工。在工程開始后,裝飾公司就開始“收線”了。
首先,裝飾公司會以各種理由,要求消費者追加預算。裝飾公司常用的理由無非是項目漏算、改變工藝和材料,以及公司要賠本等等。本來這些問題,在設計階段就應該由裝飾公司的設計師考慮清楚,并與消費者進行洽商的。但裝飾公司到施工階段才提出來,往往讓消費者措手不及。
如果您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總是由裝飾公司提出減少項目、增加預算,無疑就是裝飾公司正在“收線”了。這時您要是提出按合同進行施工和交款,裝飾公司往往會以停工待料、不保質量,甚至撤出工地相威脅。這時消費者再想找別的裝飾公司就很困難了。
如果裝飾公司在施工階段沒有如愿以償,在工程驗收時就會兇相畢露。因為如果消費者按照合同支付裝修尾款,裝飾公司就真的會賠本。所以在這時,裝飾公司會想盡一切辦法要錢。
一些裝飾公司往往讓施工隊去向消費者要錢,并對消費者進行威脅。有些裝飾公司還會跑到戶主的單位去無理取鬧,甚至不讓消費者進入新居,以搶占房屋來威脅消費者。更有甚者,少數裝飾公司還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構成了威脅。這時消費者也只好花錢消災,自認倒霉了。
目前,這種“釣魚”現象在京城的家庭裝修領域越來越多,很多消費者因此受到很大的損失。由于目前家庭裝修的價格比較混亂,客觀上也助長了裝飾公司對消費者進行“釣魚”。
合同陷阱
雖然北京市建委為了規范家庭裝修市場,在1999年推出了《北京市家庭居室裝飾工程施工合同》,這個標準的合同文本在規范裝飾公司的經營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面,也確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少數裝飾公司利用消費者對合同文本不熟悉,在個別條款上鉆空子,為消費者設下了“合同陷阱”。
例如在合同的封面上,裝飾公司要注明“資質等級”,有些裝飾公司將建委的“設計資質”與“施工資質”混為一談,并利用其他公司的資質證書來蒙騙消費者。
在合同中的“發包方和承包方”一項中,有“委托代理人”一欄。有些裝飾公司屬掛靠、承包企業,卻故意不填寫“委托代理人”一欄,也不填寫法人委托的代理人姓名及聯系電話,以便出現問題后推卸責任。
另外,在合同中第七條規定:對于裝修材料的驗收,應由甲乙雙方共同確認驗收并簽字認可。材料驗收單應對材料的品種、規格、級別、數量等有關內容標注清楚,材料驗收時,公司的質檢人員應到場并主持驗收工作,如由施工隊代行驗收,公司應承擔一切后果和責任。另外,驗收的材料應與合同中規定的甲乙雙方提供的材料相符。在這一條中,有些裝飾公司就對消費者購買的裝飾材料百般挑剔,一旦工程出現質量問題,就說是消費者購買的裝飾材料有質量問題。
在裝修工程的驗收標準方面,合同中規定了兩個驗收標準,可供消費者選擇,一是《北京市高級建筑裝飾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二是《家庭居室裝飾工程質量驗收標準》。由于兩個標準在寬嚴尺度上有所不同,有些裝飾公司故意不向消費者解釋,而直接選擇對其有利的驗收標準。
材料陷阱
一是建材商的“假冒偽劣”:少數建材商在暖氣、乳膠漆、瓷磚、板材和木地板等大宗材料上,采取以次充好、缺斤少兩等辦法,來牟取不義之財。
有時建材商還與裝飾公司、施工隊串通起來,用假冒偽劣材料來坑騙消費者。例如消費者張某在施工隊長的帶領下,去一家建材店購買瓷磚。結果他聽到售貨員問施工隊長,“要半年的,還是要一年的”,施工隊長說要半年的。張某大惑不解。結果在裝修后半年,瓷磚表面出現脫釉、掉色等問題。張某這才知道,原來施工隊和建材店之間有“貓膩”,故意讓他以優等品價格,購買了只能使用半年的劣質瓷磚。
二是施工隊的“偷梁換柱”:有些施工隊將消費者購買的優質裝飾材料,用假冒偽劣產品替換下來,然后偷賣或轉移到別的工地使用。尤其是某些用于“隱蔽工程”的材料,如大芯板等,最容易出現這種問題。因為戶主不可能24小時在工地駐守,不法施工隊總有機可乘。
例如,某家在裝修時自己購買主要的裝飾材料,因此買了當時市場上品質最好的內墻乳膠漆。但在入住后幾個月,裝修異味一直不散。經專業人士檢查,發現他家使用的是含有有毒物質的劣質涂料。原來戶主購買的乳膠漆,還未開封就讓施工隊賤價盜賣了。
施工陷阱
在家庭裝修的施工中,最大的“陷阱”就是偷工減料了。最為集中的,是在墻壁處理、木工活、暗埋管線幾個方面。
例如施工隊在涂刷乳膠漆之前,對墻壁基底處理不干凈,留有灰塵、油膩等東西,就會造成乳膠漆脫落、變色等問題;如果潮濕的墻面沒有事先用清漆“封底”,還會導致水汽外滲,漆皮出現水印、脫落等問題。
木工活的偷工減料,一是在制作本身,二是在油漆工藝上。制作時不精心,木工活的內在質量就會出現問題,而油漆時偷工減料,則會嚴重影響到裝飾外觀。而在暗埋管線中,施工隊出現偷工減料行為,輕則漏電跑水,重則危及房屋的安全和您的生命。
以上這些“裝修陷阱”,只是不法商家諸多伎倆之一,其他諸如“釣魚”、“攜款逃跑”等問題也是屢屢發生。隨著相關法規的越來越健全、有關部門的管理力度越來越大,希望這些“陷阱”終有一日能夠完全填平,消費者能夠真正“明明白白消費、清清楚楚裝修”
上一篇: 裝修配色:只要門漂亮 還是都漂亮(圖)
下一篇: 秋季裝修需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