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生關于“買版面”的困惑
發布時間:2009-07-18
作者:ccy
瀏覽:44
近日,中青報刊登的一封研究生的來信引人深思,這個名叫龔平的學生寫出了一直糾纏著自己的困惑和焦慮:“我到底要不要花錢買版面發論文?自己知道花錢買版面發論文意味著什么,但不這樣做的話,就拿不到獎學金,就會在諸種評比中被擠出局,身邊人都這樣做也讓自己不甘不平。但道德準則又不能容忍自己這樣做,違背自己的良心,自己都看不起自己。”(7月16日《中國青年報》)
這封來信被網絡轉載后引起極大共鳴,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一個人的困惑,擊中了多數中國人心中的焦慮,觸及了一個轉型社會的制度痛感,攪動起深藏在他們內心的茫然、迷惑和難以自解的心靈沖突。
這不是一個人的困惑,而是糾結在許多中國人心中難以驅除和消弭的困惑。我們也許沒有發論文之憂,但每天心中都糾纏著許多類似的痛苦選擇:考試,有人在作弊,我要不要也作弊?工作,不少人在托人找各種關系,我還要不要憑自己的才能去競爭?晉升,總有人在向領導行賄,我要不要也去送點禮?做生意,許多人都在靠不正當手段和向權力行賄,我要不要遵守法律誠實經營?
這種困惑和選擇的迷茫已經融入了許多日常生活細節中:別人都闖紅燈,我要不要傻傻地等綠燈亮時才邁開腳步;別人都在亂扔垃圾,我要不要傻傻地提著垃圾袋走很遠的路;坐公交車時別人都在插隊和推擠,我要不要老老實實排隊……
由于制度缺乏規范,權力未被馴服,法律尚未健全,規則常被掌握著資源的強者所打破和踐踏,潛規則、反規則、歪規則大行其道,違反規則者不僅未被懲罰反而獲益,類似“要不要買版面發論文”、“要不要行賄”、“要不要作弊”的困惑和焦慮普遍存在,人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對規則正義的渴求,與殘酷的現實相遇,產生了一種中國式的焦慮。
理解了這種焦慮,也許你就能理解重慶那個倒霉的高考狀元何川洋,即使他成績那么好,父母還是畫蛇添足地給他爭取到了一個最終斷送了他前途的加分機會。從何家的表現來看,他們并非大惡和鉆營之人,修改民族成分時他們一定也經過了激烈的心靈沖突和充滿困惑的權衡,最終自私的父愛占了上風。
如何消解這些焦慮,如何回答龔平“要不要買版面發論文”的困惑,也許目前所能做的,只能向“不行賄”的王石學習:不管別人會從行賄中獲得多大優勢,自己堅持不行賄。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多數人潔身自好,這樣才能走出當下社會在道德上的囚徒困境。 (曹林 原題:一個人的困惑擊中了多數人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