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搞過家庭裝修的朋友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四處奔波尚算不了什么,防備裝修“陷阱”卻令人身心俱疲。最可氣的是,明明知道自己被“宰”了,卻蒙在鼓里。 裝修時,不少人認為,只要能控制住總投入、裝修效果好,就行了。還有人以為,只 要請了專業家裝公司,簽了合同,就不必擔心受騙了。實際上,裝修的許多環節都有可能被利用來做手腳,最后“受傷的”往往是業主。
裝修時,不少人認為,只要能控制住總投入、裝修效果好,就行了。還有人以為,只
要請了專業家裝公司,簽了合同,就不必擔心受騙了。實際上,裝修的許多環節都有可能被利用來做手腳,最后“受傷的”往往是業主。
根據記者本人的裝修經歷,再結合朋友的經驗,我總結了裝修過程中的幾個較為隱蔽的“陷阱”,給正準備裝修的您提個醒兒:
一是包工包料陷阱。有些人裝修圖省事,喜歡報一個總價,由裝修公司包工包料。裝修公司為降低成本,往往會使用價格低廉、質量較差的材料。裝修完后,房間的總體視覺效果可能很好,但幾年之后材料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如家具板材變形、墻面漆脫落等。而此時,裝修公司已避開了責任期。
二是手工費陷阱。包工不包料即由業主自行采購材料,是時下比較流行的裝修方式。在商議手工費時,裝修公司一般按項目分別單列,比如木工按家具尺寸報價、漆工按家具面積報價等。這種報價方式讓您覺得每一項都不貴,最后結賬時,您卻發現總的手工費大大超支。究其原因,主要是許多房主沒有裝修經驗,不清楚家具的實際尺寸、面積,裝修公司便利用這一點給房主設“套”,將總費用分列攤薄,造成了“便宜”假象。
三是材料采購陷阱。家庭裝修涉及采購多種材料,如五金、板材、建材等。如今,市場上各種品牌、各檔價位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房主因平時很少接觸這些商品而缺乏辨別力。有的裝修公司利用房主不懂行,與建材商“唱雙簧”,從而以高價向房主推銷低檔建材。比如,不同材質的實木地板,雖然外觀差別不大,但質量、價格卻相差很遠。裝修公司將房主推薦到“放心”的建材商店,給建材商介紹“業務”的裝修公司可以心安理得地拿到提成。
綜上所述,您如果準備裝修,首先要做好前期調查,參照同類戶型的家庭,向房主詳細了解裝修開支,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根據自己掌握的行情與裝修公司談判,簽訂裝修合同。最后,別做“甩手掌柜”,要盡量自己到正規商店購買材料,買材料時要牢記“貨比三家”的原則。
上一篇: 如何選購麻制品
下一篇: 地板有響聲如何依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