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隨著裝修旺季的來臨,陶瓷市場表現可觀,不少企業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仍然取得了同比大幅增長的喜人業績。大家紛紛坦言,“市場遠沒有預期的那樣悲觀”,“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但是,市場的回暖,不代表行業的振興。雖然各大陶瓷產區又陸續出現了窯紅火旺的喜人景象,但行業重新煥發活力的因素并不具備。
隨著裝修旺季的來臨,陶瓷市場表現可觀,不少企業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仍然取得了同比大幅增長的喜人業績。大家紛紛坦言,“市場遠沒有預期的那樣悲觀”,“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
但是,市場的回暖,不代表行業的振興。雖然各大陶瓷 產區又陸續出現了窯紅火旺的喜人景象,但行業重新煥發活力的因素并不具備。事實上,從去年冬季至今,三、四級市場的銷售勢頭一直好于一、二級市場,不少陶瓷企業紛紛調整產品結構,甚至出現了陶瓷下鄉。**的產業整治風暴也在金融危機面前不得不作出讓步,產業升級只能是緩步推進。
如果市場真的回暖,那么行業下一輪繁榮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很顯然,陶瓷行業的產業升級,包括廣東省**提出的集群創新,在此次經濟危機中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觀和提升,無論是產業布局、產品結構,還是節能減排、體制創新等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由廣東省**主導的“騰籠換鳥”就是明顯的例證,“籠子”雖然在**的強力推進下騰了出來,但引進什么樣的產業提升地方產業經濟?對保留下來的企業采取什么樣的扶優扶強舉措并不清晰。而一個令人擔憂的現實是,從去年冬季至今,不少原有的陶瓷廠房只是變成了簡單的倉庫,許多沒有窯爐的私拋廠卻在原來的廠地內大肆新建,且生意紅火。行業的價值創新遭遇重創,備受推崇的是將行業價值鏈當中的成本、價格、現金等短期要素進一步得到了強化,而品牌規劃、集群升級、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價格機制、制度創新、人才培養等影響行業長遠發展的要素卻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
日前,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深圳分院建院10周年論壇上,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市場都希望中國的經濟是V字型,但經濟反彈過快未必是好事。經濟復蘇的關鍵在于經濟轉型,不轉型,中國經濟可能會走向W型。”厲以寧的觀點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經濟回暖當中問題的實質。
就陶瓷行業而言,如果不從傳統的成本創新轉移到價值創新模式上來,行業只會長期徘徊在微利的泥淖中,甚至出現生產越多、虧本越多,最后無力回頭上岸的尷尬局面。無論是陶瓷下鄉,還是停窯調節產能,都只能是行業低谷中的權宜之計,而非行業下一輪發力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種種跡象表明,市場正在回暖。但是,在追逐市場的同時,千萬不要把轉型忽略了。事實上,一季度陶瓷市場的回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攬子的經濟刺激計劃。
如果產業不轉型,不升級,即便是宏觀經濟全面復蘇,陶瓷行業也將缺乏持續、長遠而又健康的發展支點,再次遭遇去年上半年**部門的產業整治風暴。如果真有那一天,產業升級及轉型的成本將會更高、困難也將更大。
上一篇: 開運吉祥物帶來好運氣
下一篇: 家中的鏡子宜暗不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