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端午將至 小心粽子損健康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大大小小粽子早就熱熱鬧鬧地涌上了市場,各種各樣的粽子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肉餡、水果餡、果醬餡、棗餡、栗子餡琳瑯滿目,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但吃粽子有很多講
究,食用不當就會直接影響您的健康。
粽子雖然美味,但不可多吃,食用時要注意以下六大禁忌:
1、粽子好吃,但不宜多食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脹。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點,吃粽子的同時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與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2、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里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復發。
3、不宜食用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粽子
有些人喜歡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時間再吃,這樣的粽子又硬又冷,對有胃病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來后,充分加熱變軟后再吃。
4、吃粽子時不宜喝冷飲
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5、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6、四類人群要慎食粽子
●老人和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兒童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胃腸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的糯米,性溫滯氣,吃多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
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搶救不及時還有生命危險。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健康吃“粽”有竅門,美味與健康其實可以兼得
●食物搭配
食粽時搭配時令蔬菜,餐后再來一份水果,不僅營養均衡,還能過個輕輕松松、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
●喝熱紅茶解膩
粽子因為多油,多吃容易膩,而且糯米又不容易消化,因
此粽子吃多了會容易讓人感覺到膩,食滯。而吃粽子的同時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
●莞香茶葉助消化
莞香茶葉更像一種中藥,它有解暑、清熱解毒、消食、降血脂、降火等作用,在吃粽子時配上它,有助于消化。
●注重高纖
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熱量
肉粽早已成為“粽族”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除了少油、低熱量外,還別有一番風味呢。
●詳讀營養標示
包裝粽營養成分的標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與鈉含量,但消費者常誤以為營養標示上的數據就是一個粽子提供的熱量與營養素。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與一個粽子的實際重量去換算。
●吃粽子配煉奶
白粽外皮清淡無味,許多人喜歡在上面蘸些蜜糖吃,不過用煉奶來配粽子吃效果更好。把粽子切成塊后,蘸上煉奶,既不容易膩,又可以讓清淡的粽子變得有味道。
粽子一定要選用白粽,如果選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讓人感覺到膩。并且這種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讓人聯想到西式的餐點,這種中西結合的方式也給人以享受。
●蛋皮煎粽塊
把粽子做成一道菜,大家一起分著吃,在品嘗粽子美味的同時,也不容易感覺到油膩。這種粽子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粽子切成塊,然后在鍋里攤開蛋皮煎好,把粽子放進去,包起來一起煎,這樣就可以達到外脆內軟的效果了。
購買或食用粽子時要注意以下五點:
1、看看粽子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別買變質粽子;
2、小心粽子的質量,一定要買商場、餐飲企業、超市的正規粽子;
3、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生的粽子;
4、粽葉蒸后放置一段時間之后顏色發暗是正常的,不要選那種皮色鮮綠甚至藍綠的粽子,因為很可能是經過硫酸銅處理的粽葉,安全性沒有保障;
5、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上一篇: 端午掛香囊開胃又防病
下一篇: 居家客廳風水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