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火熱的紅土地上,佛山陶瓷人,幾曾夢想這是一塊騰飛的風水寶地。靜寂的上高城,多了幾許淬火的**。 2003年3月,佛山金牛陶瓷有限公司江西生產基地在佛山陶瓷人目光顧盼不到的上高縣工業園默默扎根。而此時,佛山陶瓷人依舊沉浸在本土的土地上焦灼呼吸。 “沒有金鋼鉆,怎攬瓷器活。
2003年3月,佛山金牛陶瓷有限公司江西生產基地在佛山陶瓷人目光顧盼不到的上高縣工業園默默扎根。而此時,佛山陶瓷人依舊沉浸在本土的土地上焦灼呼吸。
“沒有金鋼鉆,怎攬瓷器活!”首先,擺在眼前是一個“水土”問題:立足上高,上高方圓百里范圍內的原料足以應付生產需求嗎?原料的品質如何?可選擇性如何?原料供應商能夠適應陶瓷行業的運作嗎?其次,上高人文環境如何?上高人是否適應工業化進程的腳步?等等一系列的困難與未知數擺在金牛董事長李平和股東們的議事日程。憑借敏銳的目光,金牛的股東們毅然決定將理想付諸到行動,退路,只在前進的“廝拼”中。
做什么產品?走什么路?思路決定出路!金牛的股東結構,有國內知名的陶瓷化工企業—色全化工,有先前在國企的陶瓷廠做生產、技術廠長的、也有多年從事陶瓷銷售的精英。分析了中國陶瓷業的現狀后,看著明顯落后于同行業的陶瓷設備,公司高層最終作了一個決策: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走毛主席曾經走過的路——農村包圍城市——迅速、有效地占領江西、湖南的農村、城鎮市場。這時,佛山的陶瓷品牌正大舉進軍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幾乎被人遺忘的農村市場,無疑是給了金牛人施展才華的大好機會。那些足以讓農民兄弟經濟能力能夠承受的小地磚,內墻磚,歐式連鎖瓦源源不斷地進入了千家萬戶的農家小院。
在江西陶瓷生產片區,提起歐式瓦和300×450的內墻磚瓷片,陶瓷人都知道,金牛是第一家研制并開發將它作為主打產品率先進入市場的。為了盡快找到適合產品生產的原料,金牛的采購、技術人員跑遍了以上高為中心方圓百里甚至更遠的山山水水,無數次的采樣、試驗、綜試、上線,無數次的失敗與成功,換來了“金牛”、“家福來”品牌一以貫之的穩定性和優良品質。這是用汗水、智慧澆灌的品牌!
機會一定是眷顧有準備的人!
2003年7月,機會再次降臨。上高瓷廠拍賣!在歷史的選擇中,在機遇的浪潮里,金牛人清醒地勤意識到,“工欲善其事,必行銳其器”。沒有完善的生產基地,沒有穩定的團隊,事業絕難做大!為此,金牛的股東們再次出手,一舉拍得了曾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期名躁江西、湖南兩省的上高瓷廠。
改建后的金牛生產基地占地面積200余畝。一線,生產歐式西瓦;二線,生產300×450的內墻磚瓷片。“金牛”、“家福來”品牌逐步深入人心,其產品根植廣大農村市場,迅速站穩了腳跟。此時的佛山陶瓷業,正面臨著一場由原料匱乏、環境污染、節能減排等系列問題引發的生產基地大遷移的挑戰中。
不在競爭中前進,就在市場中淘汰!不做大做強,就會被市場無情地“吞噬”。面對風起云涌的陶瓷市場,面對專業強大的設備、技術先進的行業對手,金牛,該何去何從?
2007年7月,公司順利簽下了萍鄉市高坑工業園300多畝生產基地。次年6月,佛山金牛陶瓷集團大成陶瓷科技有限公司順利投產。這一下,金牛人搶占了地域的要塞,牢牢控制了歐式瓦通往湖南的市場。將高安產區的歐式瓦生產廠家拋到了身后。
2008年下半年,公司再度出擊,增建萍鄉生產基地第二條生產線,生產仿古地磚。2009年4月,金牛人,將又一次展示輝煌的風采。與此同時,上高生產基地三線、四線廠房建設亦將峻工,下半年,上高生產基地三線嶄新的、先進的生產線亦將投入生產等等。
在佛山陶瓷生產基地江西片區,金牛人率先進入,金牛人的膽略、目光,訴說著一個現代陶瓷企業的傳奇故事。
所有的理想,皆緣自董事長李平先生的執著。他說,人,只有在工作的狀態中生活,才會顯得更有意義!金牛的財富,在人,在于它擁有一個專業、踏實、忠誠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