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記者昨天從市規(guī)土局獲悉,針對本市一些歷史地名瀕臨湮沒和消失的局面,《上海市政區(qū)類地名保護名錄》日前問世并征詢公眾意見,名錄**包含355個地名。此外,對已經消失的歷史地名,有望在今后城市建設中重新啟用。
據悉,上海通過將地名的歷史性、文化性、知名度與規(guī)范性分成4個大類指標,對每一條地名的每一項指標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專家打分。目前,對上海市政區(qū)類地名(“上海”這一大地名除外)進行了三級分等。每個等級的地名又分別按地名現行主要使用形式進行了分類,具體為“區(qū)縣地名”、“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地名”、“集鎮(zhèn)、村(居)及以其他地名形式使用的地名”和“目前未使用的地名”四類,并編制出了《上海市政區(qū)類地名保護名錄》。
記者在《上海市政區(qū)類地名保護名錄》上看到,位列第一等級的有包括19個區(qū)縣名在內的106個地名,第二等級的有包括徐家匯、曹家渡在內的95個地名,第三等級地名包括五角場等154個地名。
根據目前出臺的《上海市政區(qū)類地名保護意見》,目前還在使用的地名不得隨意撤銷或更名,對屬于第一保護等級的地名,尤其要加強保護。對于已不使用、但文化價值高的老地名盡量重新啟用,在保護專名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在適當的地區(qū)、以適當的形式加以使用,以傳承地名文化。對已經消失的歷史地名也可采取移植使用、掛牌立碑等方式進行保護。
同時《上海市政區(qū)類地名保護意見》還指出,如果某區(qū)域內其他重要地理實體或設施(如軌道交通車站、廣場、綠地等)需使用地名的,按照等級優(yōu)先的原則,首先對等級較高的保護地名加以使用,同時兼顧地名的指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