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色视频在线观看_男女生在一起差差差_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aⅴ_《色戒》未删减版在线观看视频

上海裝飾行業協會官方合作網站
400-118-8580
首頁 > 裝修知識 > 裝修設計 > 裝修話題 > 行業聚焦
金融危機下中國城市流行“新節儉主義”
發布時間:2009-04-24 作者:ccy 瀏覽:40

概要: “你問金融危機對我生活的影響?總體沒什么感覺。如果一定要說點變化的話,那就是這幾個月來我越來越喜歡‘算計’了。”短發、牛仔褲、休閑運動鞋,34歲的馮帥說起話來就像她的穿著打扮一樣,簡潔明快,直奔主題。

    “你問金融危機對我生活的影響?總體沒什么感覺。如果一定要說點變化的話,那就是這幾個月來我越來越喜歡‘算計’了。”短發、牛仔褲、休閑運動鞋,34歲的馮帥說起話來就像她的穿著打扮一樣,簡潔明快,直奔主題。

    馮帥是鄭州一家民營企業的員工,家庭幸福,事業成功,是周圍人羨慕的對象。然而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她的生活也悄悄地起了變化。

    “每天晚上吃木瓜是我的生活習慣。”馮帥說,“現在木瓜已經從5元多一個漲到了8元一個,我仍然保持這一習慣,只是將原來每天吃一個改成吃半個。”

    和木瓜一樣,酸奶也是馮帥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以前是整箱購買,現在為了拉低成本,通常選擇在商場搞活動附帶贈品時購買。

    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美國個人儲蓄率升至5%,創1995年以來最高水平。******和《*****》聯合開展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也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已削減日常開支。而馮帥的做法說明類似的故事正在中國上演。

    但馮帥認為,自己的上述變化和“捂緊錢包”并不能簡單地劃上等號。

    “大家都明白,鈔票難賺的時候,節流比開源更加重要。但是節流并不是不消費,而是在保證生活品質的前提下,智慧地消費。”

    中國歷史上就是個崇尚節儉的國家,“艱苦奮斗”是一個流行多年、至今不衰的口號,“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很多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話語。然而在金融危機催生陣陣寒流之際,在馮帥們的帶領下,一股“新節儉主義”之風正日漸在各大城市流行開來。

    和以往因物質匱乏而被迫節衣縮食不同,“新節儉主義”主張在不壓抑自身必要消費需求的前提下,摒棄無謂的鋪張浪費,扔掉多余、繁瑣的部分,過精致、純粹而簡單的生活。踐行此種生活理念的人們宣稱:不拒絕消費但拒絕浪費,不勒緊褲腰帶省錢,而是用頭腦選擇更好的方式花錢。

    “新節儉主義”的流行還催生了網絡“賬客”一族,即在相關網站注冊設置個人賬本,記錄每天的收入和支出,相互交流理財和省錢之道。一時間,“曬賬單”成為網絡一景。

    記者在中國賬客、財客在線等網站看到,許多網友的消費記錄被滾動播出,隨時更新,賬目分類包括餐飲、服裝、家電、百貨、五金等。為了登記每一筆支出,一些“賬客”甚至把公交費、公廁費等也分列出來。

    據了解,作為中國成立最早的一家記賬網站,財客在線2007年擁有用戶5萬人左右,到了2008年一下子猛增至20多萬,這些人主要是25歲到35歲的都市白領。

   
 受到“賬客”的啟發,長春的滕志峰也嘗試開始“新的生活”:午餐后放棄了逛商場的習慣而選擇午睡,晚飯后把以前的各種娛樂活動改成在社區健身房里跑步。一個月下來,生活開支少了,長期面對電腦產生的黑眼圈沒了,而且肥胖的身體還減了5斤。 

    “我以前是個‘月光族’,一到月底就感到手頭緊。”滕志峰說,“‘新生活’不但讓我學會了理財,還教給我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這是之前沒有想到的。” 

    除了精打細算、網絡記賬外,“新節儉主義”提倡的省錢之道還包括網購、DIY(自己動手制作)、使用優惠券、實物互換等。在上海市民張靚看來,上述種種不僅是認真理財、理性消費的手段,還代表著一種新的時尚。

    “現在‘摳門’是一個時髦詞,亂花錢會受到大家的‘鄙視’。”張靚說,“奧運會后,在我老公的帶領下,一圈朋友喜歡上了打羽毛球,既花錢不多還能鍛煉身體。相比之下,去KTV唱歌喝酒已經很‘老土’了。”

    河南省社科院法學社會學所副所長牛蘇林認為,“新節儉主義”代表的是一種返璞歸真、更加明朗而積極的生活方式,它的流行反映了人們對過往生活方式的反思,也使得城市年輕一族的生活迎來了節儉和理財并重的新切入點。“既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隨著影響日漸擴大,還有人士提出,“新節儉主義”不但適用于個人生活,也適用于機關消費,并呼吁要在全體黨員干部中樹立這種科學的消費觀。人民日報旗下網站轉載的一篇評論強調,“‘新節儉主義’只是提醒人們把錢用在應該用的地方,與時下擴大內需、拉動消費并不矛盾”。

    但也有人擔心,“新節儉主義”只是人們應對金融危機的臨時和投機策略,一旦危機好轉,奢靡之風可能會卷土重來。

    著名文化評論人士朱大可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物質繁榮時代的節儉,因有過奢侈經驗而成為一種自我比照和壓抑的歷程,它是痛苦和扭曲的,所以很難深入民眾內心,演繹為全民的道德律令、一種大家競相炫耀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