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櫥柜的報價單位是“米”,稍微考慮一下,一米包含什么部品部件。一米的價格單位從何而來。在實際銷售、設計和生產中,又如何把握“一米”所產生的變化呢。消費者又如何審核和認定“合理性”呢。中國櫥柜以“一米”作為價格單位延續了十余年,是由毫無規律的“業態”和“作坊式生產方法”所形成的一種“權宜之計”。16年以后的今天,它也應該完成“歷史使命”了。
櫥柜的報價單位是“米”,稍微考慮一下,一米包含什么部品部件?一米的價格單位從何而來?在實際銷售、設計和生產中,又如何把握“一米”所產生的變化呢?消費者又如何審核和認定“合理性”呢?
中國櫥柜以“一米”作為價格單位延續了十余年,是由毫無規律的“業態”和“作坊式生產方法”所形成的一種“權宜之計”。16年以后的今天,它也應該完成“歷史使命”了。因為一塵不變,不符合行業正常進步和發展的客觀性。
以“一米”作為單位的“賣”,揭示了櫥柜十分典型的“低效率、高成本”的初級階段特征。使中國櫥柜圈內的供貨商、品牌制造商、經銷商無一幸免的面對“重重瓶頸和限制”。
品牌制造商:
無法適應無序、千變萬化而產生“效率”。無法形成“生產和發運”的有效秩序而形成正常的“供貨”。銷、產、供沒有通用而標準的產品和流程,而不可避免的造成遺漏、缺失和偏差。無法形成“專業和技術”對經銷商進行輔導、幫助和影響。統而共之:也不可能“保障質量”。因為質量依靠通用而有秩序的生產、發運等,便于“經銷商”實施“終端安裝服務”,才得以實現“安裝”品質的穩定性。
經銷服務商:
櫥柜的“經銷服務商”是各行各業中責任最大、茅盾最多、涉足面最廣、最繁瑣的“商業平臺”。處于“銷售為難設計”、“設計為難生產”、“生產和發運害苦了安裝”的混亂流程中,經銷商承擔幾乎全部終端責任,經銷商最終面對“客戶”,化解因此而造成的全部茅盾。我想,只要曾經做過櫥柜經銷商,都無一例外的、或多或少的深有感觸。真所謂“做了櫥柜,年都過不成”。
經銷商和制造商形成合二為一的“通用性”,勢在必行:
(1)形成“部品”通用性和標準化:首先解決怎么“賣”的問題,以各種單柜作為“賣”的基礎,即可形成“通用的”、“合理的”、客戶容易理解和確認的“整套櫥柜”總價。
(2)“部品”的規格范圍是設計師的模塊依據:“賣”和“設計”的高度統一,即形成了營運“規律”。目前設計師隨意畫圖、設定規律,完全是一種誤解。首先:客戶并沒有“箱柜規格”的要求,客戶也沒有責任研究規律。其次:如果設計沒有“來自于實踐、被實踐證明有廣泛適用性”的部品模塊,那么,僅僅是“藝術品”,不能投入生產而成為“商品”。在實踐中,設計員缺乏對櫥柜這一特定環境產品的足夠認識,往往在“得失權衡中”主次不明,往往容易輕率的迎合“需求”。(有些需求要付出質量和安全性的代價)。(在以后關于設計“得失權衡”中,會舉些實例加以說明)。
(3)“賣”和設計的通用而統一,采購才能精確無誤:有了“賣”和“設計”的規律和基礎,采購(部品)就顯得十分準確,幾乎沒有浪費。將設計分解成“部品”采購單的基本技能,是經銷商形成基本能力的職責,稱職的設計員理應“輕車熟路”,沒有任何難度。
理順了“銷售”和“設計”,“采購”和“驗收”,整合集成和安裝即可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是提高安裝成功率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可以復制、可以拷貝的“商業平臺”的基本保障。
制造商的責任:研發、制造、成本、效率、質量:
(1)產品和通用的運營流程的研發和完善:經銷商將各種部品、各種門型和色彩變化形成不同風格的設計展示,有針對性的對“各種房型”進行“訂單”設計和安裝。制造商的主要職責是提供這些資源,以“經銷商”的實際需求,圍繞經銷商的終端服務性質和需要這一中心,完善生產、發運規律性和生產技術、知識、工藝、結構,直至安裝可行性。
解決了“賣”、“設計”、“采購”的規律性問題,制造商將不受束縛。
(2)結束不講“成本控制”和“產能效率”的歷史:生產化、工業化及工業產品,總是和成本和效率緊密相連,10個經銷商、100個經銷商直至1000個經銷商所產生的成本反差很大,這個效率變化和降低成本的必然性,是生產化的常態。
時至今日,中國櫥柜品牌制造商到底有否體現這些常態?有幾個公司能體現常態?這個問題值得圈內及相關行業人士深思。如果不斷形成規模而沒有將規模所產生的“效率和成本優勢”回饋經銷商?那么,這種“規模”是虛假的、不真實的,只僅僅是初級階段的一種“商業技巧”而已,不能經受“行業進步”、“經銷商醒悟”、“消費市場漸趨成熟”的考驗。更精確的說:沒有先進的“產業方法”和“商業模式”,不可能產生“效率”。
(3)“中國櫥柜人”自豪的談質量,合二為一的通用性,不可或缺:我曾經斷言:中國櫥柜沒有理由和依據談“質量保障”。是鑒于目前現狀和十分原始而落后的運營所客觀存在的事實。只要“銷售”、“設計”、“采供”方法不變,制造商不可能提供具有質量保障的“半成品”。(是泛指安裝完畢以后質量)。只要制造商仍然面對“隨便賣”、“隨意設計”的前端,經銷商不可能提高安裝成功率,也不可能避免損耗、浪費和賠錢。
一個典型的“低效率、高成本”、質量沒有保障的行業,能持久嗎?能發展嗎?
了解了現狀和瓶頸,以下問題就有了答案了:
(1)16年歷史的中國櫥柜,沒有稍大的經銷商,沒有正常的“商業平臺”?
(2)不會產生規模和效應,也沒有產生具有先進產業模式的“品牌制造商”。
(3)沒有適應“小作坊”業態的“人才”,投資失敗的共性:不適應沒有規律的業態。
(4)歷史上,上海輕工集團、匯麗B股上市公司……等等,投入巨資,紛紛失敗?
(5)品牌制造商“跨省投資經營”,幾乎全部以失敗而告終(至少成為包袱)。
(6)為什么中國櫥柜一擁而上“塑造形象”和“刻意包裝”成為主流?因為,此為輕松,有很多一舉成為“品牌”的案例。(但不能改變作坊式的本質)。
(7)為什么中國櫥柜制造商群體中,有人將“通用和標準的產業化”視為“洪水猛獸”?
(8)制造商和經銷商的職責還不明確,很多經銷商出于各種原因尚沒有明白“為了前程而必須改革”,致使“產業化”成為支流。
(9)為什么很多“作坊式”制造商,明知質量和成本都處于劣勢,明知二頭作業累不堪言,也明知前程不太光明而不能果斷“抉擇”呢?“面子”可能也是重要的心理因素。
(10)為什么中國出現數以千萬計的“從頭做到尾”的小工廠呢?
(11)為什么16年以后,中國櫥柜行業還沒有形成“供、產、銷”的初步產業鏈形態呢?
(12)為什么媒體從未就櫥柜“行業本質現狀”進行報道分解,正面促進行業進步呢?
(13)為什么一些行業協會熱衷于“發牌子”、“收票子”,而從未就行業的進步和良性發展進行正面引導呢?
環境造就了“中國櫥柜現狀。”而行業現狀形成了“環境”。改變和進步只是時間關系。
上一篇: 想要桃花早點開?教你吃出愛情來
下一篇: 婚姻美滿有訣竅綠色植物能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