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到底有多重要
發布時間:2009-03-06
作者:ccy
瀏覽:40
概要:
加政協會議,常碰到老朋友。老朋友一見面,話就很直率。一位朋友說,老詹呀,你是搞新聞的,近來媒體喜歡說一句話,“信心比金錢更重要。”
信心
金錢
參加政協會議,常碰到老朋友。老朋友一見面,話就很直率。一位朋友說,老詹呀,你是搞新聞的,近來媒體喜歡說一句話,“信心比金錢更重要。”這話乍一聽有道理,細想想不大對頭。信心,是一種精神的東西,金錢則是一種物質的東西,信心比金錢重要,難道精神比物質重要,這不搞顛倒了嗎?你給解釋解釋。
我說,好的好的,我來解釋。解釋之前,先舉個例子。
近段時期,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從虛擬經濟蔓延到實體經濟。受沖擊最大的,有不少行業,其中尤以汽車業為甚,美歐日等不少汽車廠家,已經大量減產,嚴重虧損。
為什么會出現這現象呢?我們不妨順藤摸瓜,仔細分析,汽車生產出來,賣給了誰呢?絕大部分賣給了個人。為什么金融危機一起,個人買車就大量銳減了呢?是老百姓口袋里的錢沒有了嗎?恐怕不是。買得起車或者換得起車的人,口袋里的錢,總體上并沒多大減少,存折上的錢,原來是多少,現在大體還是多少,之所以一下子不買了,是因為信心不足了——個人對于未來經濟的走勢沒有信心,對自己今后的收入保障也沒信心,可不就要捂緊口袋,小心花錢了?
你捂緊口袋不敢花錢,我也捂口袋不敢花錢。各種消費產品的需求,就會大大下降,產品沒了需求,你這企業可不就得大量減產,陷入虧損嗎?
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當今全球金融危機,表面看是物質問題,是口袋里有沒有錢的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精神問題,是人的心理和信心問題。美國次貸危機最大危害是什么?就在于它的突然爆發,把正運轉著的全球經濟鏈條,一家伙給扯斷了。這一扯斷,來得太猛烈,太突然,引起了經濟鏈條各個環節的連鎖反應,好比一瓢冷水當頭潑下,你也打顫我也打顫,你也緊縮我也緊縮,最終結果,全球的投資、消費和出口這三大需求,嘩啦啦全掉了下來!
需求掉下來,問題就大了。
有需求才會有價值——這是經濟學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原理。需求一旦下去,價值就沒法實現,企業就賣不出產品,經濟可不就萎縮了嗎?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信心確實比金錢重要。國家有了信心,敢于進口,企業有了信心,敢于投資,個人有了信心,敢于消費,這三駕馬車,不就得得得得重新跑起來了嗎?
不過,要重振信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即以老百姓的信心為例,消費者一般都有買漲不買落的心理,越是沒有信心,產品越是降價,產品越是降價,越是沒人敢買,這就必然陷入惡性循環。
怎么辦呢?信心的恢復,既要靠鼓勁,靠教育,更要看成果,看實效。中央采取增加投資4萬億元等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方針政策,已經并將逐步見效,這對重振信心,最有說服力。
信心比金錢更重要,這話不單我們新聞界說,理論界、企業界都有人說。前幾天溫總理到中國**網與網民交流,也談到這問題。溫總理說:“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是信心危機。在這個關鍵時刻,提振信心最為重要。只有消費者有信心,才能大膽消費;只有企業經營者有信心,才能大膽投資;只有國家領導人有信心,才能開動腦筋,想方設法采取及時果斷的措施應對危機;只有全國人民有信心,我們這個國家才有希望。”
說得多么好啊,溫總理。國家有信心,企業有信心,咱老百姓,當然也有信心。(詹國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