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色视频在线观看_男女生在一起差差差_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aⅴ_《色戒》未删减版在线观看视频

上海裝飾行業協會官方合作網站
400-118-8580
首頁 > 裝修知識 > 裝修設計 > 裝修話題 > 行業聚焦
從“基層民聲”到“國家大法”--回溯食品安全法的誕生歷程
發布時間:2009-03-02 作者:ccy 瀏覽:44

概要: 新華網北京3月1日電(記者張景勇、周婷玉、吳晶)食品安全法2月28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棄權獲得高票通過,將于今年6月1日開始施行,食品衛生法將同時廢止。從“衛生”到“安全”,食品安全立法不僅是法律名稱的變化,更是監管理念的提升,是適應社會新形勢、順應群眾新要求的切實之舉。

    新華網北京3月1日電(記者張景勇、周婷玉、吳晶)食品安全法2月28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棄權獲得高票通過,將于今年6月1日開始施行,食品衛生法將同時廢止。

    從“衛生”到“安全”,食品安全立法不僅是法律名稱的變化,更是監管理念的提升,是適應社會新形勢、順應群眾新要求的切實之舉。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為我國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制度基礎。

    這是一部回應民聲的法律――傾聽社會民眾呼聲,采納代表的建議,最高國家立法機關加快立法進程

    “紅心咸鴨蛋”“致病的福壽螺”“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影響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幾乎每次事件都是在媒體鬧得沸沸揚揚后相關部門才開始轟轟烈烈的查處。

    “誰能保障我們餐桌的安全?”公眾的疑問直指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三大“軟肋”:

    ――監管體制不合理,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格,部門之間存在職責交叉、權責不明,導致存在監管的空白和漏洞;

    ――食品的標準不統一、不科學,有關食品安全性的評價科學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不規范、不統一,導致消費者無所適從;

    ――缺乏有效的機制規范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重質量、重安全,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不明確、不嚴格,對違法企業和行為處罰力度不夠。

    “食品安全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須切實監管,嚴法懲治。”隨著人們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加快食品安全立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群眾反映的社會難點,也是全國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焦點。連續多年來,關于“食品安全”的議案數量一直高居前列,“盡快制定出臺食品安全法”成為全體代表的共識。

    2005年的全國人代會期間,陶儀聲等30名全國人代表提出: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制定一部符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法,以確保人民身體健康。

    2007年的全國人代會上,江蘇、安徽、河南等10多個代表團的445位代表分別聯名提出14件議案,要求加快制定食品安全法或修改食品衛生法。全國人大代表徐景龍曾指出,沒有食品安全的核心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重大缺失。

    據統計,僅十屆全國人大期間,就有3000多人次的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食品安全方面的議案、意見和建議。

    民之所需,我之所為。黨和**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采取了包括立法在內的各種措施。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強相關立法工作,督促有關方面抓緊起草,及時提請審議。

    2006年修訂食品衛生法被列入年度立法計劃。此后,國務院著手修訂食品衛生部法案,在研究、吸納了全國人大代表等提出的建議基礎上,將修訂食品衛生法改為制定食品安全法。2007年食品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食品安全事關公眾健康、**威望與國際形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李援說,為了從制度上解決現實問題,更好地保證食品安全,對現行食品衛生制度加以補充、完善,制定食品安全法十分必要。

    這是一部體現民主的法律――4次常委會審議、7次法律委審議、1萬余條群眾建議,詮釋了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真諦 

    討論、審議、調研、公開征求全民意見……食品安全法的制定過程,就是我國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一個縮影。 

    在草案起草過程中,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和常委會法工委廣泛地征求了各方意見。2007年12月,食品安全法草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后,常委會法工委將草案印發各地人大常委會以及中央各有關部門、社會團體、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征求意見,并在吸收各方意見基礎上,形成了草案的二次審議稿。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的決定,2008年4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食品安全法草案由此成為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全民公開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成為不斷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個月內,廣大群眾通過網絡、報刊、來信等不同方式,提出了1萬多件意見和建議。大家普遍認為,法律草案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是立法走向科學化、民主化過程中邁出的一大步,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針對食品安全法草案的具體內容,大家各抒己見:如關于法律名稱問題,有人建議沿用“食品衛生法”,有的建議改為“食品安全衛生法”,還有的認為應叫“食品質量安全法”;針對“生產者生產在本鄉行政區域內銷售的食品,不需要獲得食品生產許可”的內容,有人提出,這樣會給監管部門推卸責任、放棄監管留下借口,但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一規定考慮到我國廣大農民的實際情況,是立法的亮點…… 

    在萬余條建議中,“食品監管體制”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內容,大家指出了現行監管體制的弊端,也提出了調整的建議,不一而足。關于這一問題的討論,在4次常委會審議以及7次全國人大法律委逐條審議中一直延續。 

    草案二審稿中,對衛生、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責給予了明確。但是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雖然明確由衛生部牽頭監管,但各部門的責任交叉依然比較突出,且行政級別相同,協調難度大。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倪岳峰直言:“現行監管體制不改,食品的安全狀況很難有大的改觀。” 

    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食品安全必須實行或者明確由一個主管部門負責;另有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則建議,成立一個跨部門的機構如專門委員會來進行綜合協調和管理食品安全。 

    國務院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建議推遲原定的審議計劃,對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等問題作了進一步研究論證。最終食品安全法明確,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以協調、指導監管工作。一直關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溫孚江說:“這一調整使監管體制更為系統和完整。” 

    一個標點、一個字詞、一條規定、一項制度……法律的制定匯集了廣大民眾的智慧,凝結了立法工作者的艱辛勞動,凝聚了各方共識,普及了法律知識,充分體現了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這是一部順應民心的法律――針對“三鹿事件”、保健食品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內容,食品安全法做出系列規定  .

    近30萬名嬰幼兒受到損害,5萬余名嬰幼兒需住院治療。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震驚海內外,傷透了數十萬家長的心,人們強烈要求杜絕、嚴懲這類違法行為。 

    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關注“三鹿事件”,在食品安全法中作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規定,以從法律制度上嚴防“三鹿事件”重演。 

    “三鹿問題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購過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但長期以來,作為原奶收購環節的“奶站”一直是監管“盲區”。針對這一現象,食品安全法強化了地方**及有關部門的職責,突出“全程監管”,從農田到餐桌都不留有空白。 

    早在去年3月,就有消費者向有關部門反映三鹿牌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問題,但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9月份才開始作為一個問題來處理。有關人士表示,預警機制的失靈,是“三鹿事件”暴露出的重大問題之一。針對這一漏洞,食品安全法強調相關部門之間要及時通報相關信息,強化舉報與檢驗、風險評估、召回等制度之間的無縫對接。 

    對違法使用添加劑和添加非法物質的監控不到位,也是導致“三鹿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防止食品添加劑的不規范使用和濫用,保證食品的源頭安全,食品安全法明確只有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技術上確有必要的才能列入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范圍;食品生產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 

    三鹿奶粉曾是質檢總局公布的放心產品之一,享受“免檢待遇”。但最后的事實證明,免檢制度給食品安全監管留下了隱患。食品安全法特別規定,不得對食品實施免檢。 

    針對“三鹿事件”暴露的問題,食品安全法還特地重申了事故報告制度,增加了責令召回制度、強化了責任追究制度,明確了制定食品安全標準的基本原則。 

    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可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法生產經營食品尚不構成犯罪的,沒收違法所得外,處以最高多達貨值金額10倍的罰款并吊銷其許可證。同時還加大了對相關監管部門、人員的行政處罰。 

    “吃肉怕激素、吃菜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龔學平說,“社會上流行的順口溜,表明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缺少信任。食品安全法針對‘三鹿事件’做出規定非常必要和及時,也順應民心。” 

    此外,就保健食品是不是要納入本法、名人代言食品廣告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經過多次討論,最終也都在法律中做出了明確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汪光燾指出,這些針對性的修改順應了民心、體現了民意。 

    這是一部彰顯民本的法律――多項制度創新凸顯了“民生為本”的立法情懷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立法過程和法律條款始終貫穿著“民生為本”的思路和原則。理順監管體制、建立風險監測制度、統一食品標準、加強食品添加劑管理、強化食品企業責任……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制度創新,其目標都只有一個: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理順監管理體制,加強全程監管。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協調和指導,加強部門間的配合和消弭監管空隙。同時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監管職責,加強地方**的監管職責,做到環環相扣、加強全程監管。 

    ――建立風險監測制度。食品安全法中明確“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制度”,相關部門要制定、實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李援指出,這一制度意味著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由注重外在的衛生干凈擴展到注重內在因素的無毒無害,更加關注百姓的健康。 

    ――制定統一的國家標準。針對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不標準”的現實,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了統一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原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處長黃薇說,建立科學、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不僅能為保障食品安全奠定堅實基礎,還能有效杜絕各個執法部門法出多門、各自為政的現象。 

    ――強化食品添加劑監管。針對我國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以及食品添加劑用突出等問題,食品安全法強調:“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確保對人體的健康無害是制定食品添加劑目錄的第一要義。 

    ――強調食品生產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僅靠人數少的隊伍去監管分散量大的食品企業,無疑難以保證食品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法強調各監管部門盡責的同時,還強化了食品企業的責任和自律。 

    …… 

    一條條法律規定,一項項制度創新,都體出最高國家立法機關對以人為本理念的堅持,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從基層民聲到國家大法,立法者的“民本”情懷貫穿了食品安全法的出臺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