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國際展會上,‘請勿拍照’的告示牌隨處可見,而國內一些特大家具生產企業也打出了‘謝絕內銷’的招牌,這再一次為中國家具的原創設計敲響了警鐘。”家具業資深人士對此現狀表現出了擔心:“‘出國看展,買版抄版’不僅是對整個行業的損害,更是對國人及民族尊嚴的傷害。”
仿冒產品鳩占鵲巢
目前,家具行業抄襲成風、屢禁不止的現象,令一些知名家具品牌的生產廠家在憤怒的同時也表現出了無奈,一品牌家具營銷總監洪先生在西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年初我們在深圳展會上推出一款新設計的產品,不久后區域經理就反映市場上涌出大量同款式產品,而且仿冒產品價格比正貨低了三成,時間也僅僅相差一個月,這就是中國家具行業的現狀。”
對此狀況,業內人士王先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大部分家具企業實力都不是很強,規模一般不大,沒有設計能力,他們見哪種樣式的產品賣得好,就去仿哪個;其次是消費者對仿制家具買賬的行為也助長了中國家具業的仿制之風;第三是企業之間大家互相仿來仿去,結果分不清誰仿誰,知道別人仿了也很難告贏。于是最后大都淪為了隨波逐流的大膽模仿者。
人才匱乏導致畸形
近日,根據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3萬多家家具企業,擁有的設計師卻不到3000人。也就是說,中國平均每10家家具企業只有一個設計師,設計人才緊缺已經成為阻礙家具行業發展的瓶頸。
“中國缺乏的不只是款式、設計本身,更缺以人為本的設計,這是設計人才匱乏的體現。”業內人士董先生如是說,“追溯真正的原因,一是中國家具長期以來一直停留在較低層次,以貼牌生產形式出口到國外,沒有過硬的設計能力;二是很多家具企業雖然打破了一些進口國設置的技術壁壘,生產裝備和工藝甚至超過了國外同行,但在家具研發設計方面仍依賴‘舶來品’;第三,家具市場的關注度和其他建材相比比較低,那些產品附加值及價格偏低的產品盛行不僅直接影響了中國家具的原創性,同時制約了出口產品附加值的提高。”
品牌淡漠造成硬傷
“在人們的家具消費理念里,很少有人能說出品牌家具來。”業內人士黃先生認為,“這種現象要是放在其他建材領域是不可想像的。”
這種現象的成因,首先是相當一部分生產企業對品牌宣傳的力度和深度均顯疲弱;二是很多大型家具廣場和中小型市場都處于“二房東”的角色,更多的是將物業與經營混在一起。同時,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不可能注入重金和精力去引導人們對家具品牌建立清醒的認識;三是作為品牌的載體,消費者對家具行業形形**的市場,對這些市場的不同品質和內涵,仍然缺少深刻的認識;第四,在家具領域的商業競爭中,缺少了市場與市場、廠商與廠商之間的品牌較量,缺少了由品牌帶來的不同信任度的較量,這無形中造成了本該被競爭所淘汰的不規范市場和雜牌產品依然逍遙存活,也更為假冒偽劣產品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上海裝潢網: >>瀏覽更多裝修熱點新聞,參考更多裝修圖片,請點擊進入上海裝潢網行業資訊首頁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