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衛浴行業只有在近幾年雨后春筍般的發展,早在20年前,我們很難體會到浴室居然需要花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裝修費用。
但凡30歲以上中產以下的人,大多都有同樣的生活經歷:用瓢打水在塑料臉盆中洗臉,用塑料桶(或者鐵桶、木桶)裝水配合毛巾洗澡或者搓澡,蹲在糞坑里方便。如此林總,都是原來我們的生活起居再正常不過的了。
近幾年,隨著商品房、筒子樓的發展,人們不得不在房間內解決“生活”問題,再加上國外浴室概念的引進,我們的浴室(或者叫衛生間)開始變得越來越“高檔”,浴室產生了淋浴房、浴缸、馬桶、浴室柜、掛件等“新生事物”。
這是中國衛浴行業快速發展的20年,也讓衛浴行業人著實吃了一把甜頭。太多的新房裝修、太多的工程單裝修訂單,讓中國衛浴人應接不暇,也把衛浴的經銷商培養出了一個“職業病”——所有生意來源都在新房、新建設上。
受世界金融海嘯的沖擊,此時正值中國房地產的極度低迷期。有太多的經銷商就開始感嘆:生意冷淡,都是金融危機惹的禍。于是在困境中束手無策、坐以待天。孰不知,中國的衛浴市場已經發展了20多年,早期有很多房子的東西已經開始損壞或者“傷殘”了。有誰意識到這塊市場的大蛋糕呢?
人們已經不習慣在家里使用早期購買的蹲便器了;原來的馬桶配件嚴重不工作,還有款式、設計、功能早已淘汰;由于沒有購買經驗和沒有品牌的“中國制造”,破舊的水龍頭制造的“滴水之恩”也幾度讓他們耿耿于懷;白色單功能花灑已經不再潔白,甚至開始竄水、漏水。難道他們不想更換嗎?
從美國衛浴賣場(如Home Depot, Target, Law’s, Ace, Walmart等)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及可觀的銷售記錄可以看到,中國衛浴市場必然迎來一個美麗的“換修”市場。筆者從英仕業務部門了解到,他們接觸的經銷商都反饋單獨的花灑沒有市場,不能為消費者接受。這是經銷商的慣性思維,他們沒有“做市場”,而是一味地“迎合市場”。另據英仕業務人員報告,國內目前單獨的花灑換修可挖掘的量可達20億元。
就以上的衛浴市場的調查于分析,筆者可以斷言,在金融危機大肆抹殺衛浴行業訂單的時候,誰能留意到換修市場,并做出一些市場推廣工作,那他們必然能走在銷售市場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