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理念加強 綠色建筑在中國逐漸興起
發布時間:2010-10-31
作者:ccy
瀏覽:50
概要:
用鋼筋水泥建造的高樓大廈常被比喻為“城市森林”。隨著中國環保理念的加強,“城市森林”有了“綠色”標準—— 綠色建筑在中國逐漸興起 隨著綠色建筑推廣力度的加大,中國城市以往清一色的建筑正被“染”上越來越多的“綠色”。
“城市森林”理念加強
綠色建筑在中國逐漸興起
用鋼筋水泥建造的高樓大廈常被比喻為“城市森林”。隨著中國環保理念的加強,“城市森林”有了“綠色”標準——
綠色建筑在中國逐漸興起
隨著綠色建筑推廣力度的加大,中國城市以往清一色的建筑正被“染”上越來越多的“綠色”。日前在天津舉行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市長高層論壇上,與會專家形成共識:綠色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
源于城鎮發展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中國城鎮人口從1.7億增加到5.8億。截至2006年底,中國共有城市661個,其中287個為市級城市。
建設部副部長姚兵介紹,目前中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平均每年約提高一個百分點,將延續20-25年左右;每年1%的城鎮化率,意味著每年將有1000多萬人從農村新遷入城市,將有大量土地轉化為城鎮建設用地。
快速的城鎮化,導致資源消費過快、環境壓力不斷加大。姚兵指出,伴隨著建筑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居住舒適度的提升,建筑能耗呈急劇上揚趨勢。目前中國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調等)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以上。如果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居住水平,住宅建筑還將有巨大增長。若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將是現在的3倍以上。
業內專家介紹,目前世界上2/5以上的水泥、1/5以上的成品鋼材用于中國建筑行業,其中95%左右的建筑屬于不節能建筑,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中國現有建筑總面積400多億平方米,到2020年還將新增300多億平方米。如果有效貫徹綠色建筑標準,將節約能源建設投資約1萬億元。
“發展循環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的發展戰略,綠色建筑作為建設領域循環經濟的具體體現,是建設行業的發展方向。”深圳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葉青說。
綠色建筑正在興起
綠色建筑作為一種能夠顯著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能源消耗的方法,是解決中國能源短缺的一個重要方案。河北省保定市在建的五星級電谷錦江國際酒店外墻鋪滿太陽能電池板,不僅能夠滿足大樓的公共照明,而且能夠并網發電。專家計算,該酒店建成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96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4噸、煙塵排放量12噸。
事實上,中國的綠色建筑在幾年前已經顯山露水。自2001年起,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就開始在全國推廣綠色生態住宅示范項目,目前已建立36個生態住宅示范項目,遍及全國14個省、20個城市,總建筑面積約860萬平方米,平均節能指標達58.1%,平均節水率達21.6%。
為推廣綠色建筑,2006年5月,中國首次制定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確定60項戰略發展項目,“綠色建筑”即為其中之一。同年10月,國家確定2006-2010年國民經濟五年發展規劃,“綠色建筑”作為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內容見于其中。
為推廣綠色建筑,深圳市日前出臺措施,將新建建筑物節能50%明確為法定責任。按照這個標準,深圳每年新建建筑僅節電就可達20億千瓦時。深圳市建筑局表示,明年將推出500萬平方米新建綠色建筑的計劃。
專家指出,綠色建筑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社會民生的需求,是建筑節能的進一步拓展和優化。綠色建筑在中國的興起,既順應了世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潮流,又是中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的必然組成部分,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仍有障礙亟待跨越
盡管發展綠色建筑已成社會共識,綠色建筑設計規范業已出臺,但綠色建筑在中國的推廣卻仍存在障礙和困難。
專家指出,決策者很少會采納使用壽命周期的成本分析方法去考慮那些節能所節省出來的花費,以及由此帶來的人類健康和社會福利等收益。對這種初始花費的偏見是促進建筑節能的主要障礙之一。此外,節能建筑所產生的益處常常是社會共享的,而初始成本則是由建筑開發商來承擔。
根據建設部2006年的專項檢查,符合最初綠色建筑標準的項目達到總項目的95.7%,到了施工階段,降至53.8%,新建建筑只有20%達到檢驗設計標準。
“要推廣綠色建筑,從建材、建筑結構、評估標準、建筑設計到實際管理,都需要整體創新,只有通過這些創新才能務實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才能大幅度推進建筑節能和綠色節能。”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