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蘿卜”與“高麗參” 陶瓷品牌切莫披起洋外衣
發布時間:2010-10-25
作者:ccy
瀏覽:101
概要:
最近網上流傳著這么一個段子,讀來讓人忍俊不禁:白蘿卜去拜訪客戶,畢恭畢敬地遞上名信片。客戶看著名信片皺起了眉頭:“你不是白蘿卜嗎?啥時候改叫高麗參了?”白蘿卜一臉自豪:“你不知道我早就哈韓了嗎?。”看完讓人不禁好笑,但笑完之后卻叫人頓感內心沉重。同時也不由佩服起作者敏銳地洞察力和入木三分的諷刺效果。
“白蘿卜”與“高麗參”
陶瓷品牌切莫披起洋外衣
最近網上流傳著這么一個段子,讀來讓人忍俊不禁:白蘿卜去拜訪客戶,畢恭畢敬地遞上名信片。客戶看著名信片皺起了眉頭:“你不是白蘿卜嗎?啥時候改叫高麗參了?”白蘿卜一臉自豪:“你不知道我早就哈韓了嗎?!”看完讓人不禁好笑,但笑完之后卻叫人頓感內心沉重。同時也不由佩服起作者敏銳地洞察力和入木三分的諷刺效果。
翻看報刊,登錄網站,觀看節目,什么哈日族、哈韓族、哈美族、哈歐族…不斷地充斥眼球。總之是洋先哈幾分,管他非洲還是中東的。消費者的這種崇洋心理,也終于使得本土企業界內掀起了一輪改名換姓浪潮:從手機、家電、汽車到服裝、食品及至各行各業,沒有一個不以有個洋牌名字而無比自豪的。于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洋風一刮,華夏大地,一眼望去,幾乎就是洋人的天下了。
這種崇洋心理在陶瓷行業更是到了讓人觸目驚心的地步。明明就是本土的生產原料,明明就是本土的生產設備,明明就是本土的流程工藝,明明就是本地的工人和生產地,可偏偏要冠以洋牌,走洋路,恨不能換心換肺換血換腎,凡有一點元素和國產沾邊的全換了,于是對外宣傳自己是系出名門,是高貴的歐洲血統,是十足的洋派頭!于是生產著不洋不土的產品,商標上打著不倫不類的洋名,說明書上印著叫人半懂不懂的假洋文,宣傳廣告上粘貼幾張滿臉胡須的洋人頭像,東拼西湊,一個有著歐洲幾百年貴族傳統的名牌橫空出世了!如此劇烈的洋風洋氣刮遍了陶瓷行業的每個角落,蔚為壯觀。
在我們這個行業中,這樣掛羊頭賣狗肉的“假洋鬼子”可謂一抓一大把,而且照目前的趨勢看以后還會越來越多。泱泱十幾億人口的大市場,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淀棄之不用,反而要依靠外來的文化和品味來做為產品的支撐和賣點,這是一個本土品牌的建立的怪圈,也是我們企業不得不認真思考的一個嚴峻話題。 白蘿卜就是白蘿卜,不管怎樣也成不了高麗參的。需知道企業的發展是一個持續而漫長的過程,鑄造品牌、打造品牌的美譽度與消費者的認知度更是一路艱辛與蹉跎。而披起洋外衣,打著洋牌的旗號,利用著消費者的盲目追捧,分享著洋牌現成的香餑餑,這種棄本逐末、飲鴆止渴的做法是難以湊效,遲早會被國人摒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