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8月促銷的時候售貨員說是最低折扣,我才提前買了這個馬桶,可是最近他們再搞活動,折扣卻比我買的那次更低,我去找他們理論,商家卻不認賬了”。近日,張女士致電本報,懷疑某品牌存在欺騙行為。 其實這樣的現象并不是個例,近年來,家居建材行業競爭激烈,促銷活動也不局限于大型節日,幾乎每個月商家都會推出不同名目的促銷,吸引消費者。
其實這樣的現象并不是個例,近年來,家居建材行業競爭激烈,促銷活動也不局限于大型節日,幾乎每個月商家都會推出不同名目的促銷,吸引消費者。過于頻繁的促銷活動讓很多消費者兩難:“現在買,怕買貴了,不買,怕以后沒這么便宜的機會。”“到底哪次才是最低價?”恐怕是消費者最大的疑問。
現象:商家促銷成常態
從過年到現在,共經歷了大大小小的節日有七八個,也就意味著平均每個月商家都要推出一次促銷活動,這還不包括商家自己的店慶及策劃活動。而昆明家居市場上,賣場有十多家,家裝公司近百家,材料商更是上千家,龐大的促銷數量,像一把雙刃劍一樣,一方面給商家帶來了銷量,但另一方面讓消費者困惑。
一位正在轉賣場的顧客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對打折都沒什么感覺了,以前是質量有點瑕疵的,款式有點過時的商品在打折,我們還會覺得合理,有點心動,可現在就連剛上市的新品也在打折,今天5折,明天就可能4折,這誰敢買呀。”
的確如此,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參加促銷活動的人很多,但真正下手購買的卻并不多。采訪中,某潔具品牌的一位銷售人員透露了其中緣由:“現在很少有商家還以標的價為準,都是把標價抬得很高,然后大力度的打折,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覺得買的不虧,占了便宜。”
消費者:“明碼虛價”不靠譜
正在裝修家的張先生認為,“這么明顯的讓利打折,實在讓人覺得不可靠,要么是標價高得離譜,要么就是打折打得讓人懷疑質量不過關,心里總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據一些業內人士介紹,在家居市場上普遍存在“明碼虛價”的問題,高標價、低折扣幾乎成了行業潛規則。之所以有如此現象,和行業的消費特點有很大關系。因為家居建材產品不屬于日常消耗品,消費者并不經常購買,對產品品質、價格知曉度不高。
另外,家居建材產品由于在功能、設計、顏色、材質上各有不同,產品難以形成統一的價格標準,消費者很難就同一類產品做價格比較。很多消費者認為家居建材行業價格混亂、暴利。在市場中看家具的市民李先生說:“誰知道商家是不是明碼實價,只有整個市場都開始明碼實價了,消費者才能相信,在購買時才能更放心吧。”其實,對于商家來說,他們更希望整個行業能規整起來,一衛浴店的經理告訴記者:“高價低折這也是迫不得已的,作為商家,我們更希望把精力集中到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商品與服務,而不是在促銷上費心思。”
上一篇: 品牌技術有效整合 衛浴行業發展有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