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電業造屏優勢或被消解
發布時間:2010-09-28
作者:ccy
瀏覽:56
概要:
進入平板電視時代后,全球彩電業構建起以面板為基礎要素的游戲規則,誰掌握了面板技術或面板資源,誰就能掌控了整個產業的發展。
進入平板電視時代后,全球彩電業構建起以面板為基礎要素的游戲規則,誰掌握了面板技術或面板資源,誰就能掌控了整個產業的發展。在這一競爭模式下,全球彩電業形成了“三個世界”的格局:美國掌握著彩電業的原創性技術以及玻璃基板等核心部件,成為“第一世界”;日本和韓國企業是將關鍵技術產品化、產業化的主導者,控制著產業的關鍵資源———面板,是“第二世界”;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作為彩電的生產基地,扮演著面板組裝或整機組裝的角色,是全球彩電產業的“第三世界”。
在這種產業秩序下,中國彩電業長期處于“缺芯少屏”的尷尬境地,產業發展嚴重受制于人。去年以來,為了擺脫這一尷尬處境,在京東方、T C L等企業推動下,國內掀起了一股面板投資熱潮,目前已經有8條面板生產線已被批準或等待審批。事實上,國內企業希冀通過引進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徹底解決關鍵部件受制于人的產業現狀,并通過原材料、顯示屏以及整機的縱向一體化的本土化生產,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提高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
但是,隨著谷歌、英特爾等全球IT巨頭紛紛進軍電視領域,全球產業游戲規則已經被改寫,面板等硬件資源的產業鏈話語權逐漸削弱,操作軟件、核心芯片等軟性因素正成為決定產業地位的關鍵要素。在未來的泛電視時代,電視產業的競爭將集中在四大主導因素上:一是核心芯片,也就是半導體;二是軟件,三是內容,四是顯示屏。
在泛電視時代,電腦的功能、游戲機的功能等將在電視上迅速集成,電視成為家庭中名副其實的數據處理中心,這對電視的芯片與操作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微軟、英特爾等企業正在加速進入電視領域,試圖建立類似電腦領域的“Wintel”產業架構。如果沒有大的意外,這些強勢的IT巨頭仍將控制電視的操作系統和核心處理芯片。目前,英特爾已開發出面向電視機的新系列芯片,在電腦領域“以軟帶硬”的競爭方式很快將在電視領域上演,這將對傳統彩電制造商產生巨大沖擊。
電視的網絡化使電視從被動的按時接收節目的終端,變成在節目數據庫中按照個性化要求尋找節目的娛樂中心,這樣在整個產業價值鏈上誕生了一個新的角色———內容運營商。現在國外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在內容領域布局,比如日本索尼公司先后收購了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索尼正在通過控制內容去影響并控制內容的格式標準,通過內容格式標準來確定硬件的技術標準,通過這種軟件與硬件的協同去創造一種應對新電子時代的競爭模式。不可否認,這種經營模式帶有更大的壟斷性,它將對不具備這種系統實力的廠商設置了天然的發展阻力。
顯示屏是信息時代的“糧食產業”,顯示產業對整機產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彩電企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面板生產線,T C L、長虹等企業正在構建覆蓋屏資源、模組制造、整機生產的完整工業體系。但是,彩電產品的變化帶來了全新的產業競爭規則。從全球彩電競爭方式來看,彩電企業無“屏”肯定不能贏,但是有“屏”也不一定能贏。
從一定意義上說,未來彩電業將成為一個軟硬結合的混合產業,如果我們想從其中任何一個單一角度出發,去獲得世界競爭的話語權已經完全不可能了。未來彩電業的競爭必然是小前臺、大后臺的競爭格局,前臺是建立在產品硬件基礎上的終端設備,而后臺則是包括芯片、操作系統、軟件、內容等更寬泛的運營平臺體系,單純的產品制造商將逐漸被邊緣化,如何去構建包括操作系統、芯片、軟件、節目內容等要素的整合平臺,是對當前彩電企業提出的核心命題。
對國內企業來講,產業游戲方式的改變要求企業轉變運營方式,需要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引導下,從芯片、軟件、顯示屏以及節目內容四個維度構建起獨立自主的創新體系,一方面強化軟件、操作系統的研發能力,控制未來彩電的操作界面;另一方面在節目內容上進行布局,構建能夠自主支配的內容供應平臺。此外,國內企業要構建完善的自主創新平臺以及完善的平板顯示產業鏈,打破國外企業對關鍵元器件的鉗制,只有這樣,國內彩電企業才能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