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期待新生 中國家具呼喚原創
發布時間:2010-07-19
作者:ccy
瀏覽:64
概要:
昨日,在“培養‘中國創造’時代的設計人才”暨西卡國際設計學校創新教育模式新聞發布會上,包括中國家具協會培訓部秘書長王建敏女士、西卡國際設計學校名譽校長中國著名家具設計師江黎女士在內的與會代表,對中國家具設計行業現狀表示了擔憂。多位專家呼吁,中國家具設計行業必須盡快停止依靠抄襲國際成熟設計方案謀求自身發展的畸形道路。
昨日,在“培養‘中國創造’時代的設計人才”暨西卡國際設計學校創新教育模式新聞發布會上,包括中國家具 協會培訓部秘書長王建敏女士、西卡國際設計學校名譽校長中國著名家具設計師江黎女士在內的與會代表,對中國家具設計行業現狀表示了擔憂。多位專家呼吁,中國家具設計行業必須盡快停止依靠抄襲國際成熟設計方案謀求自身發展的畸形道路。中國的家具設計對原創作品,原創設計師的需求從未如此迫切。
家具行業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說她與絲綢紡織、瓷器燒制等行業一樣,屬于非常具有我國特色的傳統行業之一,作為西卡國際設計學校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傳統家具大師王秀林先生就是這一傳統行業的典型代表。我國古代的家具,特別是明清時期的家具作品,在國際上一直享有盛譽。但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際化進程的日漸加深,這個在我國具有優良傳統的行業逐漸被抄襲所蠶食,國內家具制造廠商熱衷于對于國外作品的抄襲,滿足于低成本生產帶來的利益。業內早有這樣一種說法:家具設計看米蘭,中國設計看廣東, 廣東設計看國外。在一些國際大型家具博覽會上,為防止抄襲而拒絕接待中國觀眾的做法屢見報端,國內家具因抄襲國外設計被告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也時有發生。
種種事實向我們提示,國內家具企業 亟待由以加工為主,轉型為以設計為主。同時,從“抄襲國外設計被訴訟”到“抄襲同行設計受阻撓”的痹癥中蘇醒。國內家具企業也應有更清醒的認識:作為一種時尚消費,家具已不再僅僅局限于價格競爭,它已上升到產業鏈高端,即以品牌和設計為主導的競爭。而原創設計作為一種資產,它不僅可以幫助家具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同時也在為企業的產品從“品牌”走向“名牌”,做了重要鋪墊。
目前我國平均每10個家具企業僅擁有1名專業家具設計師,六成以上的家具企業研發、設計、造型工藝等設計類人才緊缺,真正的專業家具設計教育機構更是少之又少。而在國外,特別是米蘭、巴黎、斯德哥爾摩等城市,家具設計師早就成為時尚和高薪的職業代名詞。當國內剛剛認識到家具設計師這一職業需求的時候,國外早已走過了百年的家具設計職業教育歷程。
其實,產業的瓶頸就是人才供應的匱乏,人才供應的匱乏更需要具有深刻行業認知的教育機構來解決。實際上家具人才的培養,早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設計院校,況且,目前我國的高等設計教育仍然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理論與實際脫離的問題,其培養的人才對于大部分家具企業來講并不能迅速轉化為創意生產力。西卡國際設計學校作為國內少有的培養原創家具設計人才的教育機構,在對國內外行業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國際化視野下的西卡設計人才教育模式。西卡國際學校不僅集合了業內最優秀的師資,更有多位國內外知名家具設計大師在校任教,西卡國際設計學校還擁有國內先進的家具實操車間,學生在這里可迅速將創意轉化為產品,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對于結構、材質及上述要素與原創思想的結合進行深刻的體味與認識。工作室項目制的學習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全方位的原創設計能力,思行合一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加適用于我國家具行業對于創造性人才的需求。
西卡國際設計學校對于我國家具設計人才的培養,始終站在行業的高度,用國際化的視野來思考問題,行業的新生,原創精神的百年回歸需要這種努力與堅持。相信我國自主原創的家具品牌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家具設計師這一職業在我國也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