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耐地板總裁李衛:叫板百安居
發布時間:2008-08-11
作者:ccy
瀏覽:65
概要:
一向低調的宏耐地板瞬間成為市場焦點,這一切源于他與百安居的一場官司。作為一個中國地板供應商,敢對跨國連鎖巨頭說“不”。事件甫出,在市場中一石激起千層浪 “宏耐地板已經停止向百安居供貨了,我想以后我們之間不可能再合作了。”作為供應商的宏耐地板,將世界排名第三的跨國建材超市百安居推上了被告席。
一向低調的宏耐地板瞬間成為市場焦點,這一切源于他與百安居的一場官司。作為一個中國地板供應商,敢對跨國連鎖巨頭說“不”。事件甫出,在市場中一石激起千層浪
“宏耐地板已經停止向百安居供貨了,我想以后我們之間不可能再合作了。”作為供應商的宏耐地板,將世界排名第三的跨國建材超市百安居推上了被告席。
宏耐地板是最早向家居超市供應產品的地板制造企業,沒想到,在企業發展到第十一個年頭,不得不冒頭跟百安居打起了官司。現在的宏耐地板正經歷一件影響整個行業,甚至顛覆渠道營銷理念的事情。針對這場官司的各種猜測也在坊間眾說紛紜。
8月的一個周末,《新財經》記者專訪了宏耐地板總裁李衛。年近不惑,看上去從容不迫,這樣的心態讓他可以沉穩而堅定地面對事件壓力。
求公平 宏耐起訴百安居
2007年7月20日,宏耐地板以買賣合同糾紛為由,將百安居告上法庭。這是繼雅迪爾之后,又一家與百安居對簿公堂的供應商。不同的是,這次的被告是百安居。之前,雅迪爾由于采用相對過激的行為向百安居索要欠款,被百安居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告上法庭。
供應商將零售商推上被告席,這在業內極為罕見。擁有渠道話語權的零售商暢行于市,這似乎早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提起這些,李衛略顯無奈,“我們最初的合作伙伴并非百安居,而是歐倍德。但由于歐倍德在中國水土不服,最終被百安居收購。按照協議,所有原來歐倍德的供應商全部自動成為百安居的供應商。”
2006年,宏耐地板與百安居簽約,正式成為其供應商。百安居答應在第一個季度完成宏耐地板的全國鋪貨。當時,該協議并未注明進入每個城市的具體時間,以及每個店面的具**置。雖然協議中商定“第一季度全部入住”,但實際上,直到2006年8月份,宏耐地板只進入百安居在全國一半的店面。
“就算進去了,給的位置也很不好。”鋪貨的艱難讓李衛感到精疲力竭,而這僅是宏耐地板與百安居的小摩擦。
“百安居的回款非常慢。”李衛的不滿很明顯地寫在臉上。“協議規定的回款日期是商品售出后45天內,但有些消費者購買一個月后才安裝,百安居把這當做機會,改成安裝后45天內回款。即便這樣,百安居依然不予兌現。2006年年底,我們有400萬元的銷售額,百安居卻只給了幾十萬,到2007年年初,一共才給100多萬元。”
雖然宏耐地板相關負責人與百安居的高級采購進行過協商,但口頭“給予解決”的答復并沒有產生實際效果。
據了解,雙方協商“鋪店”的同時,也在交涉“利潤保證”的問題,而與百安居協商同一問題的供應商不止宏耐地板一家。所謂“利潤保證”就是供應商在與百安居簽署協議時,要向百安居承諾利潤率。
“百安居要求宏耐地板承諾2006年達到800萬元的銷售額,同時保證百安居27.33%的利潤。”更讓李衛憤憤不平的是,“百安居沒有兌現承諾的全國鋪貨,甚至到8月份才進駐其一半店面,銷售額自然會受到影響。而且8月份進駐的店面,卻要我們給付一年的進店費。”
進店難,回款慢,進店費超額給付……種種問題讓李衛感覺到,如果協議形式不變,合作將無法繼續下去。
為了更改協議,2007年初,宏耐地板向百安居以郵件形式連續發送函件,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復,而發送的對象也由采購部擴大到總裁辦等好幾個部門。
“2007年4月,我們發送了最后一封函,明確表示,如果百安居再不回應,宏耐地板就在4月28日停止安裝。”
終于,百安居有了反應。據李衛回憶,百安居的態度很強硬。“百安居的高級采購問我們想不想做了,不想做就算了。想要錢,就這態度更沒戲。停止安裝,損失會更大。不行就打官司吧。”話雖如此,這個高級采購還是答應回去協商一下,但直到“五·一”后,宏耐地板仍然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最終,宏耐地板決定停止向百安居供貨,準備起訴。
說公道 債權人反成債務人
出于慎重,李衛將宏耐地板和百安居的合同拿給律師看,結果讓李衛大吃一驚,比他預想的還要嚴重。
“律師認為這個合同是個陷阱。合同里面,百安居享有很多權利,規定的義務只有幾條。人家不給你結款是正常的,你不給供貨是不行的。否則,供應商不僅要賠償百安居的損失,還得賠償消費者的損失。”律師最后補充的一句話讓李衛印象深刻,“按照這個合同,不是你的錢能否要得回來,而是你可能還要倒貼多少錢。”
律師的話果然應驗。在宏耐地板發出律師函之后,百安居以電話形式通知宏耐地板到上海對賬。
“當我們到上海百安居總部對賬的時候,才發現宏耐地板不光拿不到剩余的欠款,還欠百安居20萬元。”說到這里,李衛笑了,笑得很無奈。
“欠款的名目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廣告返利6萬元,廣告支持257200元,毛利補償40899元,毛利保證調整38445元,家裝中心返利174702元。上述累計扣款高達939744元。前四項是在協議里沒有的,第五項家裝返利大大超出了宏耐公司理應承擔的數額。”記者注意到,百安居給宏耐地板的單子上并沒有宏耐地板一方的簽字。債權人一下子變成了債務人,這是李衛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即便雅迪爾已是前車之鑒。
要賬結果反欠款,多余費用來自哪里?百安居上海公關部經理徐征峰告訴記者,“按照合同約定,百安居在收到供應商貨品后,會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支付貨款;按照合同約定的財務結算方式,結款時,百安居需先扣除供應商應支付款項。這些扣款的發生、執行都嚴格依照合同約定進行。每年,百安居都與供應商在互利、公開、平等的基礎上協商簽訂當年的采購合同。百安居對供應商收取的費用和所扣款項都是嚴格按照合同執行的。”
對于網上盛傳百安居的扣點超過50%的說法,徐征峰也予以否定,“這種言論是沒有事實依據的。百安居的價格是透明、公道并且有競爭力的。百安居在全國各連鎖門店內15個大類,5萬余種家居裝潢產品均采用全透明的報價體系,明碼實價。百安居有一個龐大的國際化采購體系,通過大規模的采購控制價格,從而給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百安居的總體扣點遠遠低于上述數字,在行業普遍執行的合理范圍之內。”
與高扣點一同增長的還有百安居的開店速度。近兩年,百安居以驚人的速度在中國開店,目前已有60家店面,計劃到2009年,在中國擁有超過100家連鎖店。
記者了解到,在宏耐地板起訴百安居之前,百安居已經遭到30余家供貨商集體清欠,他們在全國范圍內停止向百安居供貨,百安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而即將面臨“斷貨門”的百安居,卻在第一時間拋出一個針對供貨商的“蘋果計劃”,為部分供貨商結算全額或部分貨款,承諾扶持銷售、提供好攤位等,以此安撫供應商。
對此,正在準備應戰百安居訴訟的圖騰寶佳總經理董純薇表示,“我們跟百安居合作以來,別說吃蘋果,連糖都沒吃過。即便咽下去的是蘋果,百安居卻要你吐出蘋果樹來。”
李衛告訴記者,百安居把供應商分成ABCD四個檔,“比如,在全球跟百安居都有合作的國際頂尖的大公司最受重視,畢竟國外的法律比較健全,不好招惹。百安居現在就是鉆中國的空子,因為中國現在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保障機制。”
目前,百安居已經通知各地停止銷售宏耐地板。同時,宏耐地板也已經停止了向百安居供貨。記者在位于北四環的一家百安居超市內,的確沒有看到宏耐地板的影子。原來擺放宏耐地板的銷售攤位已經被其他品牌所替代。
對于已經售出的宏耐地板,由于無法進行安裝,已經有消費者退貨,或者改換其他品牌。這部分損失,李衛估計大概有幾十萬元。
舍小我 時刻準備應對訴訟
李衛對記者表示,“其實,拖欠貨款的問題在零售商中非常普遍,但是時間不會很長,一般不會影響到供貨商的正常生產。但百安居不光是拖欠貨款,而且亂立科目,任意克扣款項。”
“這種局面在國外是非常少見的。比如,德國就沒有代銷一說,而是由零售商直接現金買斷。德國的零售商也有各種費用名目,但都是透明的,而且其占供應商銷售額的比例不會超過10%。國外零售商很少有拖欠貨款的,更沒有所謂的‘三角債’。”
記者在百安居里依然能看到很多廠家的商品。李衛分析說,其中大部分供應商與宏耐地板有著相同的命運。但之所以他們選擇留下,無非有三種情況:第一,他們在百安居的銷售比例很低,損失一點無所謂,就當是在百安居里做宣傳了;第二,對銷售額名列前茅的供應商,百安居采取的態度當然是不同的;第三,剛剛進入不久的供應商,它們的損失不是很大,還能夠忍受。
宏耐地板的起訴之舉會不會影響與其他零售商的合作?
對此,李衛覺得不用過多擔心,“我們會向他們解釋清楚為什么要打這場官司。而且我們跟其他建材超市的合作都不錯,銷售也非常好。宏耐地板的行為不是針對建材超市整個業態的,僅是針對百安居這個企業。但百安居不是針對宏耐地板一家,而是針對所有的中國供應商。”
供應商起訴零售商,總讓人有種雞蛋碰石頭的感覺。曾有人告誡李衛,“像百安居這樣的跨國大公司有強大的律師團,他們最不怕打官司,而且會巧妙運用我國法律中不完善的地方。中國供應商跟他們打官司,無疑是以卵擊石。”
對這樣的好言相勸,李衛有自己的想法,“其實,很多供應商比宏耐地板遇到的問題更嚴重,有的供應商被拖欠貨款達到上千萬元。中國人都怕打官司,不愿意惹事。他們摸透了我們忍辱負重的心理。我希望我的官司能喚起中國企業的覺悟。”
事已至此,李衛認為這場官司的輸贏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喚起眾多供應商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希望相關法律由此更加健全。李衛最后補充道,“不光是百安居,這種流通領域的壟斷現象很普遍。大家應該聯合起來,否則一定受欺負。”
對于這場官司,百安居勝算幾何?對此,徐征峰并未做出正面答復,“百安居與供應商之間的合同都是在互利、公開、平等基礎上商定的。百安居對供應商收取的費用和所扣的款項都是嚴格按照合同執行的。百安居充分相信并尊重中國法律的公正性。”
在“渠道為王”的今天,供應商“揭竿而起”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對于供應商來說,放棄自身銷售終端的建設,就是將命運完全綁在了別人的褲腰帶上。
恪守公平交易原則
“公平交易”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準則。零售商在完成商品銷售后,卻不向供應商支付貨款,這是什么邏輯?企業間如果不能實現透明的公平交易,又如何營造公平與和諧的市場交易環境?長此以往,企業誠信如何建立?
百安居“斷貨門”事件所產生的問題,不單純是供應商貨款應不應該及時支付,而是供銷雙方如何在自己的正當利益和權益面前,恪守商業誠信和交易原則。當供應商停止對百安居供貨的時候,企業經營受影響事小,企業誠信丟失,才是最大的損失。
其實,本文律師所言遭遇“合同陷阱”的中國企業不止一家。在中外企業的合作中,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包括近期的娃哈哈事件。作為成功的跨國企業,百安居進行規范、公平的商業運作,恪守公平交易原則,本不是一件難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