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用于個性居室裝飾的開支正大幅增加;而個性居室裝飾的關鍵是通過軟裝飾得以實現的,所以家居軟裝飾迅速成為新時尚?! 拜p裝修,重裝飾”已經成為現代人家居布置的主導理念。倡導基礎裝修從簡,重點在陳設裝飾上下工夫,即是減少硬裝飾的使用,增加軟裝飾的消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用于個性居室裝飾的開支正大幅增加;而個性居室裝飾的關鍵是通過軟裝飾得以實現的,所以家居軟裝飾迅速成為新時尚。
“輕裝修,重裝飾”已經成為現代人家居布置的主導理念。倡導基礎裝修從簡,重點在陳設裝飾上下工夫,即是減少硬裝飾的使用,增加軟裝飾的消費。消費者理念的轉變使得一向注重硬裝飾銷售的家居零售業雪上加霜,但同時也為之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但傳統的家居賣場一向只是注重硬裝飾的銷售,其中涉及軟裝飾的品種非常少,目前市場上只有一些零星軟裝飾小店,真正**個性化產品、規模化經營的軟裝飾家居賣場更是寥寥無幾。因此,業內專家提醒,家居賣場在軟裝飾領域存在巨大的商業發展空間,如果能夠首先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性的發展,將會為企業帶來一個全新的利潤增長點。
面對市場的微妙變化,不少內資家居賣場還處于觀望中;但嗅覺靈敏的外資家居零售巨頭卻聞風而動,搶占了市場先機。一向以硬裝飾銷售為主的百安居首先宣布進軍軟裝飾市場,在聯合強勢供應商的基礎上將把軟裝飾占門店銷售面積的比例提升至50%,而原來軟裝飾所占其門店總面積還不到20%;作為裝飾行業老大的宜家堅持自我設計理念,加大對軟裝飾產品的設計比例;臺灣家居巨頭特力屋以消費者對家庭軟裝飾進行DIY為賣點,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肆擴張。
軟裝飾為家居賣場創造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但也使得家居賣場面臨著一場全新的挑戰。
經營管理的挑戰
如果說硬裝飾使得我們的家居具有必要的實用功能,那么軟裝飾則更多是展現主人的個性和風格。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居的要求更多體現在追求個性和風格方面,而只有軟裝飾才能很好地滿足這種市場需求。因為它不僅涉及沙發、窗簾、地毯、燈具、被套、床單等日常家居用品,同時還打破了傳統家居裝飾定義,將工藝品、收藏品、擺設品乃至家居植物等囊括到家居裝飾中。
由于軟裝飾的這種特殊性質使得家居賣場在經營方面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其一,賣場定位。新開設的家居賣場只是提供一站式軟裝飾購物還是“軟”、“硬”裝飾兼有?如果是“軟”、“硬“皆有,那么二者應該怎樣搭配呢?何去何從,家居賣場將會面臨不同定位挑戰。
其二,商品種類的挑戰。由于軟裝飾涉及到多種物品、多種材料,因此無論是在賣場商品管理還是經營成本上都將會面臨不同的挑戰;此外,多種物品,并且考慮到物品的色彩、形狀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軟裝飾賣場的布置上,如何進行搭配將會是家居賣場的一大挑戰。
其三,軟裝飾對家居賣場的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將會大大提高,如何招聘或者培養這種人才也將會是軟家居賣場面臨的一大問題。
產品設計創新的挑戰
相比硬裝飾,軟裝飾價格便宜、重復購買頻率高,并且有時尚、新穎的特點,因此決定其產品生命周期較短。
軟裝飾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引領潮流才能保證市場的長期占有率,否則可能被其它賣場迅速取代。所以軟裝飾家居賣場在產品設計創新上將會面臨嚴峻的挑戰。而現實的情況是:由于行業準入門檻不高,大部分家居賣場實力不強,沒有形成規模效益,更談不上有產品創新能力;此外,我國家居設計人員嚴重缺乏,以廣東省為例,擁有近萬家家居生產企業和上千家家居賣場,但是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卻竟然不足1000人,設計人才的嚴重缺乏使得家居賣場產品創新無從說起。
還有另外一個不得不提起卻又讓人倍感頭痛的問題:盡管可能有部分家居大賣場擁有較多的設計人才,并且能夠以較大的精力和財力去進行產品設計創新,但由于行業內普遍盛行的抄襲之風讓這些賣場望而卻步。因為誰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設計的產品還沒有大量上市,而抄襲品卻賣斷貨的情形出現。試問在行業抄襲之風盛行下,哪間賣場還愿意耗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為“他人做嫁妝”而自我設計創新呢?
選擇供應商的挑戰
軟裝飾雖然為家居賣場帶來了無限的商機,但也縮小了家居賣場對供應商的選擇范圍,這是由于軟裝飾產品的特性所決定的。
軟裝飾家居賣場除了要求供應商在商品質量、供貨能力等方面能夠達到原來的要求,將會更加重視供應商的設計創新、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能力。在這方面,百安居選擇與強勢供應商合作,例如以“店中店”形式引進軟裝飾商開設軟裝飾生活專區,同時又聯合迪士尼共同合作開發迪士尼品牌家居;而宜家則堅持產品自我設計,供應商不僅只能貼牌,還必須符合宜家的要求。
雖然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梁梯”,然而軟裝飾家居賣場對于供應商在選擇權、控制權等方面都將會面臨不同的挑戰。
的確,中國家居賣場在產品設計創新上所面臨的挑戰將不容小視,且任重而道遠。但換個角度來看,家居賣場對供應商選擇的嚴格將會有助于我國家居產業的升級換代,部分優秀的家居生產商可以通過家居賣場的渠道取得更為長足的發展,因此這對家居生產行業來說未必不是好事。
上一篇: 裝修不必“談雨季色變”
下一篇: 上海住宅裝飾裝修驗收標準 (315)